《揠苗助长》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课文改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二、教学目标:
根据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智能目标
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三)情感目标
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难点是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四、教法: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我确定采用“创设情境法”、“ 朗读感悟法、” “展示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柳绿葡萄沟的美丽,激发爱学生对葡萄沟的热爱和对维吾尔族同胞的喜爱之情。
五、学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主体作用。
六、教学程序: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老师板书寓言两则,谈话:同学们,你知道什么叫寓言故事吗?(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让人受到启发和教育。)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寓言小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呢?看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板书课题:揠苗助长),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理解寓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这一环节先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然后同桌互读课文,检查生字读音。接着老师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最后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这一环节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步骤完场。
1.默读寓言,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检查学生默读的效果。
2.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觉得禾苗长得太慢?引导学生抓住第1自然段的“巴望”“焦急”“等词语体会那个人的盼望、焦急,对“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等词语结合动作来感悟,指导读出那个人巴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情。
3.那个人想出办法来了吗?他想出了什么办法?引导学读第2 自然段,“终于”一次说明农夫想办法想了很长时间,“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观察插图,感受“棵树多”,“一直”感受“没休息”,扣住“筋疲力尽”,感悟农夫种田拔苗的累与辛苦。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4.学习第3自然段。先指名读第3自然段,你从哪个词体会到农夫的开心?通过朗读来体现,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农夫说话的动作、表情,再进行赛读,体会农夫的可怜和愚蠢。
5.结果怎样,禾苗真得长高了吗?禾苗为什么全枯死了?引导学生体会道理。
6.(出示挂图)你想对那个人说什么?。理解寓意:他这样做对吗?错在哪里?学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交流和理解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四)指导书写。
写字环节是重中之重,主要是指导学生写正确,写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焦”上半部分是四横,不要写长三横。“费”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再写撇、竖。“望”分成三部分来记忆:“亡月王”,亡的第三笔变成竖提。“算”中间是“目”,不是“日”。
板书设计:
27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巴望 往高拔 全死了
在教学中,放手学生自读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理解课文,体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守株待兔》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二、教学目标:
根据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智能目标
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
(三)情感目标
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难点是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四、教法: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我确定采用“创设情境法”、“ 朗读感悟法、” “展示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柳绿葡萄沟的美丽,激发爱学生对葡萄沟的热爱和对维吾尔族同胞的喜爱之情。
五、学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主体作用。
六、教学程序:
(一)揭示题目,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直接引入新课,让学生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老师提醒学生在书写时注意“待”左边是个双人旁,兔”字不要丢掉小尾巴。然后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让学生围绕课题展开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理解题目,质疑课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对课文产生强烈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这一环节先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然后同桌互读课文,检查生字读音。接着老师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最后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三)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兔子撞死的原因,抓住 “忽然”“窜”体会兔子跑得快,跑得慌乱,让学生想象野兔“窜”的原因,使学生在读、思、想、说中步步深入,明白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种意外,一种偶然。然后了解种田人的心情,联系文本,理解“白捡”的“白”的意思,体会“不劳而获”,把种田人的想法通过读、演来表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了词语。最后请大家默读课文第3 自然段,思考:种田人是怎么做的?画出有关语句。提醒学生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理解“从此”的意思;体会想象种田人坐着等野兔时的言行和心理,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从而提示寓意。
(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推荐阅读《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进行课外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设计意图:开阔视野,丰富课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27 寓言两则
守株待兔
捡到兔子 想兔子 等兔子 庄稼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