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引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
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二)智能目标
在朗读的基础上,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懂课文,理解课文。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四、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感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学法:
本课的学习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读自悟的方式,引导学生围绕阅读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互相交流阅读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六、教学程序: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请大家猜一种昆虫,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出示:一路欢歌嗡嗡嗡,飞来飞去花丛中,别人甜蜜它辛苦,团结合作爱劳动。)然后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读书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写字。
在这一环节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各种方式认读生字,通过请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生字回归课文来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效果,接着进行写字指导,先让学生观察找发现,老师重点指导书写“谈”“派”“敲”,自主学习后再进行临写、评价、欣赏。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三)研读课文,感悟内容。
根据故事情节上的特点,先学习第二、第四自然段,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在具体的语境中比较“往常”和“常常”的意思,在感情朗读中感悟“惊讶”,联系上下文理解“向导”意思,培养学生语感,训练学生思维。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想象,蜜蜂是怎么给列宁引路的呢?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引路的,设计了循序渐进的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仔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理解、表达,在读书和汇报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想象以及合作意识。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学完课文后,我适时地问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说说你的感受。最后推荐课外阅读,了解列宁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挖掘人物的精神,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让学生在理解与分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板书设计
26 蜜蜂引路
列宁 蜜蜂 养蜂人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说话和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