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智能目标
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三)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爱学生对葡萄沟的热爱和对维吾尔族同胞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本课教学重点是指导葡萄沟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
四、教法: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我确定采用“创设情境法”、“ 朗读感悟法、” “展示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柳绿葡萄沟的美丽,激发爱学生对葡萄沟的热爱和对维吾尔族同胞的喜爱之情。
五、学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主体作用。
六、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开始,我用多媒体播放《新疆是个好地方》MTV,吸引学生注意力,借机引出课题:葡萄沟。
(设计意图:利用MTV,给学生直观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受新疆的美丽,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然后小组内自学字词。放手让学生自学,读准生字的读音和多音字“葡萄干、好客、钉着、水分”的读音,字音读准了,接下来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最后,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开动脑筋,质疑: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问题一出,学生很自然地走入文本,去寻找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喜爱和赞美。
(三)品读词句,感美悟情
第一步,结合课文第一段,教师一边引读“葡萄沟五月、七八月、九十月有哪些水果”,一边出示图片帮助生理解,激发兴趣,从而让学生了解葡萄沟生产葡萄,葡萄是最惹人喜爱的再让学生用朗读表达出来。
第二步,学习2自然段,为了更好地体会“茂密”,出示茂密的葡萄叶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茂密”的真正含义。现在我们透过茂密的枝叶,看看葡萄长得怎么样?引导学生抓住“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配位葡萄的颜色多、美,把“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作对比,引导学生对 “光”的发现,感悟语言的美,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受到美的熏陶。再引导学生运用轻重缓急的变化读出葡萄的多,葡萄的美。最后抓住“热情好客、准会,吃个够”,引导学生朗读从中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第三步,学习第3 自然段,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和葡萄干的特点,引导学生默读、自由读、齐读来体会感悟,为了更好地了解葡萄干的制作欧城,播放视频资料,让多媒体走进教材,邹忌葡萄沟,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受。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体会感悟,结合多媒体教学,增强了直观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实践活动,赞美家乡。
“葡萄沟的葡萄很有名,我们家乡出产的( )也很有名,你们能夸夸家乡的特产吗?” 让学生夸夸自己家乡的他产,并为它设计一条广告,渗透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板书设计: 10 葡萄沟
葡萄 五光十色
老乡 热情好客 好地方
葡萄干 色鲜味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