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4小鹿的玫瑰花

 《小鹿的玫瑰花》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小鹿的玫瑰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在美好的春天,小鹿栽了一丛玫瑰。从“他常常去松土、浇水”中的“常常”,我们可以体会到小鹿很爱玫瑰,他种玫瑰很用心,很辛苦。从他和弟弟一起数花骨朵儿,我们知道小鹿十分盼望见到玫瑰开花。然而,当玫瑰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却因跌伤了脚不能走动而没能看到美丽的玫瑰花。鹿弟弟先是替哥哥惋惜,但听了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高兴地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结尾的这句话,耐人寻味。

故事的表层,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在巧合中表现出趣味。而故事的深层,蕴含着美化环境的意义,以及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幸福和快乐的思想,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二、教学目标:

根据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二)智能目标

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

(三)情感目标

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朗读课文。难点是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从而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获得快乐。

 教法:

本课教学创设情境,以读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课文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分别采取了自由读,轮读,范读,引读,分角色读等,使学生一直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提高了朗读能力,积累了语言。

学法:

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同学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春天的什么花?为什么?然后(出示玫瑰花)同学们看,老师带来的是什么花板书玫瑰 )当玫瑰组成词语时,“瑰”变为轻声。指读词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玫瑰花有关的童话故事。(补充课题:小鹿的玫瑰花)整)

设计意图:通过观赏实物,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在谈话中自然渗透生字音、形、意的教学,体现随文识字的理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由读文,一边圈画生字新词,一边了解课文内容。自由读文后,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开火车等方式来识字;然后汇报自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最后质疑:鹿弟弟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白栽了,又说小鹿的玫瑰没白栽呢?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在这一环节,先引导学生朗读12自然段,抓住“常常”“松土”“浇水”感悟小鹿对玫瑰花的喜爱与用心,指导学生读出小鹿对玫瑰花的喜欢,读出小鹿种玫瑰的辛劳;创设和小鹿一起数玫瑰花骨朵儿的情境与小鹿分享快乐。在学习第3 自然段时,过渡引入: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就要在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他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此时,如果你是小鹿,躺在床上养病的那段日子,想的最多的会是什么?利用朗读及说话训练来感受小鹿在床上养病的焦急与无奈;通过创造性地表演小鹿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没见到玫瑰花的情景来体会小鹿失望的心理。为了明白“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表演黄莺与微风说的话,从中体会黄莺与微风欣赏玫瑰花时的快乐,明白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更体会到小鹿的玫瑰花所传递出的“能够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朴素哲理。学生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及表演法不断地进行角色体验,感悟小鹿前后截然不同的情感变化,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

(四)指导书写。

在写字环节,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进行分类,寻找规律,然后老师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范写,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板书设计                                      4  小鹿的玫瑰花

没有白栽

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