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芽儿》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笋芽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拟人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这些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春雨的声音是春姑娘弹奏的乐曲,春雷的声音是雷公公敲响的大鼓,一层层的笋皮是竹妈妈给笋芽儿穿上的一件件衣服。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二、教学目标:
根据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智能目标
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竹笋的生长,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和感情朗读课文。难点是在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四、 教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直观教学法和朗读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
五、 学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竹笋破土而出的的视频录像,认识“笋芽儿”, 老师谈话: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是竹子生长的最好时机。老师今天把笋芽儿请来了,你们知道笋芽儿是怎样长成竹子的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笋芽儿》,随机板书课题,识记生字“笋芽”引导学生好奇地走进文本。
(设计意图: 利用视频资料,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感受笋芽儿破土而出的勇敢与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读通每一个句子,遇到生字或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接着,同桌互读互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然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识字的方法,并进行组词练习,扫除文字障碍。
(设计意图:扫除文字障碍,为理解笋芽儿美好春光的向往和积极奋发向上的精神做好铺垫。)
(三)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激发情感、培养语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在笋芽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谁帮助了它?”学生读后进行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相机板书。这样一来,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加深了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有感情地朗读,加动作表情表演读。以描写春雨姑娘的自然段为例:先用课件出示画面,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把自己当课文中的角色进行体验朗读,同时我及时做好必要的指导和示范,引导学生读出春雨姑娘的“轻柔”。这样进行了一个自然段的朗读指导后,孩子们按照这种方法自己进行雷公公、竹妈妈部分的朗读练习。
3. 学生自由练读,加动作表情表演读。思考:笋芽儿经过努力,终于来到这个她从未见过的世界,看看笋芽儿钻出地面都看到了什么?找到相关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通过做动作、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揉”“伸”撒娇”“扭”“钻”“等词语,孩子们就更容易理解笋芽儿是怎么钻出地面的。学生读后交流,并把感受带到文章里,这样就能更好的理解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在“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看到了什么?”这环节中,让学生思考、交流、汇报,了解省略号的用法,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角色朗读,入情入境:
在学生充分的朗读之后,让学生小组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再通过小组推荐,请四位同学上配乐表演春雨姑娘、笋芽儿、雷公公、竹妈妈之间的对话。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自由读、精读、赏读、分角色表演,张扬了个性,实现情感与内容的统一,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
(四)放飞心灵,走出课堂。
老师谈话:在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的帮助下,笋芽儿靠自己的勇敢和不断努力,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其实你们也是一颗颗可爱的小笋芽儿!笋芽儿在成长中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帮助,她会说什么呢? 在你成长的路上,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你要感谢谁?此时再让他们在背景音乐中展开想象,自由发挥。
(设计意图:让学生怀着感恩的心,心灵又一次得到升华,在学文的同时受到的思想教育,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五)指导书写。
在指导书写时,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字形及字的结构,老师重点指导“世”的笔顺,老师范写,学生书空,最后学生自己仿写,老师巡视指导,把书写的权利交给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作业。
我设计了三项实践作业。
1.摘抄课文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熟读成诵。
2.查阅有关笋芽儿的资料,或者在大自然中观察笋芽儿,画一组笋芽儿简笔画,并配上文字说明。
3.书写三遍生字。
(设计意图:既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好习惯,又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为他们营造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板书设计: 3 笋芽儿
低声呼唤 轰隆隆 唠叨 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