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17文文长大了

 半半歌

   张秋生

有个孩子叫半半,

起床已经七点半。

鞋子穿一半,

脸儿洗一半,

早饭吃一半,

课本带一半,

上学路上半半跑,

光着一只小脚板。

 孩子长大了

    同学们约好周末出去玩,并约我一起去。回家跟妈妈一说,妈妈不同意,理由是不放心我,怕出什么危险。我不服气,执意要去。晚上,爸爸回家,同意我去了,还对妈妈说“让他去吧!他也长大了,没事儿!”

    听完,心里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既有长大后的自豪感,也有离开父母全盘操纵后的失落感。与以前木偶办的生活告别,有说不出的喜悦,也有丝许莫名的酸楚。

以前的天真无邪,逐渐变成现在的老成稳重,也换来旁人的,短短的一声“孩子长大了啊”!我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也许正是因为我们“长大了”,生活也改变了一些应有的色彩。同学来借习题对答案,我们会委婉地用“没做完”和“借给别人”的借口来推辞;老师安排的义务劳动,我会找个借口来溜掉,你也会,他也会,大家,都会!红领巾失去了应有的色彩,队徽也不再闪光,集体的荣誉变成了若有若无的幌子。本来嘛,我们长大了,不会再冒“傻气”,不会再出风头。过早的所谓成熟,所谓长大,挫伤了我们积极向上的信心,扼杀了我们的自信,增添的,也只是对事物的无所谓与不真诚。是的,我们不能总停留在那孩童时代,不能总幼稚,无知。但我们增长的不应该是那些庸俗的市汇思想,而应该是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及自己的信心。否则我们非但长不大,而且会越来越无知,越长越小

 

 

尽孝需尽早

这些天,一篇文章深深触动了我,文章这样写道: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碗筷好像没洗干净,家里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整洁,父母的穿着也变得邋遢,而且不爱洗澡;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做的菜太咸太难吃,父亲经常忘记关煤气;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脾气变得怪异,开始喋喋不休,甚至和孙子争宠……如果这一天到了,我要告诉你,父母真的已经老了。

为人儿女都有这样一个心愿:面对父母养育的恩泽,我要努力地工作,成就一番事业后,一定给父母买许多好吃的,买好衣服穿。清闲下来时,一定多陪陪父母,让老人快乐地安度晚年。可是很多人忘了———我们在变得成熟时,父母却老了。在我们不经意间,或者我们还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那个时候去尽孝,或许,当我们熬到自己的条件成熟,准备尽孝时,我们的父母却往往已经没有时间享受我们的孝心了。

生命很脆弱,人生很短暂。有时候,还没等我们好好与父母说说话,他们却猝然离去,从而留下了永远的悔恨。其实,有钱能更好地尽孝固然很好。但是,孝心与钱财不能等量齐观。当今社会,在基本生活条件已经能达到温饱不愁的状况下,孝心的内涵更多的应该是对父母的尊敬、关心和体贴,更多的应该是精神意义上的东西。世上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永远无法弥补,比如“孝”。“孝”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就永无连接。同样,人世间也有一种最难以弥补的遗憾,那就是未能报答的孝心!古人云,天下至痛之事,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不必等待我们所期望的那个条件具备了再去行孝,一次看望、一次拥抱、给父母洗一次脚,陪他们旅游几次……甚至是重复多次已成废话的问候电话,都能让父母感到温暖

孝心不能等待,尽孝要尽早,才不会给自己留下终身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