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其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三大国。 中国领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北纬53°30′),南到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沙(北纬4°),跨纬度49度多;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经135°05′),西到帕米尔高原(东经73°40′),跨经度60多度。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 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中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海岸地势平坦,多优良港湾,且大部分为终年不冻港。中国大陆的东部与南部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渤海为中国的内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是太平洋的边缘海。 在中国海域上,分布着5400个岛屿。其中最大为台湾岛,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位于台湾岛东北海面上的钓鱼岛、赤尾屿,是中国最东的岛屿。散布在南海上的岛屿、礁、滩总称南海诸岛,为中国最南的岛屿群,依照位置不同称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南北方农业方面的差异】
秦岭以南,一月平均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上,年降水量超过800mm,属亚热带湿润地区,作物可全年生长,良好的水热条件保证了水稻和油菜的政党发 育,冬季可露地栽培蔬菜,是主要的稻、麦、油菜区,耕地主要是水田,稻麦一年两熟至三熟。
秦岭以北,一月平均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年降水量不足800mm,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因为冬季温度较低,为冬小麦宿根越冬提供了条件,冬小麦生长和质量均比秦岭以南好,夏季高温适宜种植棉花、玉米和水稻,因此,以喜温作物为主,耕地主要是埋地,一般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冬季景色比较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