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赵Zhào:造父为周穆王驾车,穆王把赵城赐了给他,其后代以国为姓。赵匡胤是宋代的开国皇帝,据说赵姓放在第一位与此有关。
钱Qián:彭祖的孙子彭孚在西周朝廷中任钱府上士,其后人以其官为姓。
孙Sūn:周文王的一后代叫惠孙,他的后代以他的名字“孙”作为姓。
李Lǐ:皋陶的后人理征因得罪纣王被处死,其妻儿在一棵李子树下摘果充饥得以活命,其后人为纪念李子的救命之恩改为“李”姓。
周Zhōu:唐代为避玄宗名讳,姬姓大臣改姓周。
吴Wú:周太王亶父之子太伯、仲雍建立吴国,其子孙称为吴氏。
郑zhèng:郑桓公遗族以国名为姓。
王Wáng: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