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11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类文拓展】

(一)泼水节

在云南景洪市等待盼望已久的泼水节终于来了。这天是公历413-15日,傣族人的新年节日。

由于连续干旱了半年,政府提倡节水过节,只有15日下午2点钟到5点钟半天泼水过节。

我们一行8人涌向街头,大街上关门闭户,欢乐的人们都涌向泼水节的主要街道-宣慰大道和泼水广场。

高大的椰子树和一些叫不出名的热带树遮荫着灼人的太阳光。小巷和商店半遮闭的门里,躲藏着突袭的泼水人,路人经过,突然一盆水泼向人们;小孩们用水枪,盆子追逐过往的行人。我们准备好了泼水工具,随时反击突袭者和欢笑作乐的小孩,我左盼右顾,防止打湿相机。也拍下了这些情景。

景洪市指定的宣慰大道和泼水广场,早已是人山人海,等待下午2点钟的泼水信号。那些等不及的年轻人早就扬盆泼水,追打泼洒。

进入2点钟,全城拂腾起来,水花飞沾,水汽腾腾,空中生起一片水雾,灼热的太阳也变得阴凉,在泼水广场上空形成一道彩虹拱跨,场景壮观。广场一角站了七,八个警察,做安保工作,我就跟他们站在一起,没有人敢泼水,借此不停地拍照。人群里,屈身盛水,躬身泼水,则身泼撒,直腰灌倒;人影晃动,呼喊声,埋怨声,水声,响成一片;水声哗哗,笑声朗朗;姿态各异,衣色飘逸。大家衣服淋透,笑堆满脸,共同泼洒圣水,纳福吉祥。男女老少衣服湿透,拱现躯体优美曲线,各种姿势的腰墨,身段,臀部,乳峰极尽显露,更有少许白衣女士,两跨处尽显会阴处的黑晕。人类的肢体美态无畏无惧地彰显。

宣慰大道上,泼水主战场。事先安装好的跨马路的水管,喷洒着水拄,人们在道路两傍设立的水池端水泼向任何人。楼上的人们向街道上的人们大盆大盆地倒下来,乱成一团,乐成一堆;号声阵阵,鼓点齐鸣,那是一些企业借机搞活动。他们穿上傣族服饰,扛上横幅,不管行人怎么泼水,他们都整齐行进。一队队宣传队通过,一群群人拥挤,仨仨伍伍追逐泼水,一些帅哥们总是追逐那些美女玩水,美女们也勇力反击。几个观景的外国人过大道,一群人追逐着向他们泼洒,他们全身淋透,像个落鸡汤,但是,外国人脸上总是挂着不变的笑容。这一天纳福吉祥,哪怕自己不愿意,都笑颜相对。笑声和泼水声响惬耳畔。

我躲在棕树丛里,尽情拍摄,不时四处环顾,怕突袭者打湿相机。不时用手势婉言叫停。不过对小孩和老人,孕妇是不允许泼水的。年轻人可能也认为我是老人吧。

整个马路清水流淌,整个街道关门闭户,全是泼水人,只有警车巡查,友好的人们将水泼向车上,警察们笑以相对。

难以看到的景象,比想象中和图书,影视中的泼水节更加好玩和刺激。

遐想中,傣家人的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演绎着别样差异的风貌人情。还有那典雅的竹楼,碧绿的江水,纷飞的晚霞;金晖满江,袅袅婷婷在江中沐浴的傣家女,与夕阳争辉,与水缠绵,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嫔纷的筒裙和傣家女嬉笑戏水的欢乐场面。一个旅游胜地看不完耍不够的地方。

(二)有趣的火把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是一朵奇葩,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这香味弥漫着中华大地。其中,最具魅力的就是彝族了。

彝族的魅力具体表现在火把节上。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第一天是祭火。在这一天,村村寨寨的人都要宰牛杀羊,欢聚一起分享,并且准备酒肉祭祖。到指定的地方拿起篙草扎成的火把,点燃祭台上的圣火。父母都带着孩子游走田边,向孩子讲述古老的传说。

第二天是传火。青年们要骑马、斗鸡、斗牛、摔跤,而姑娘们就要唱起歌,跳起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则是选美大赛了。年老的长辈,要按照传说中的女孩一样善良、漂亮、温柔的美女,跟传说中的男子一样勇敢、强壮、勤劳的美男。再让美男、美女带动大家一起载歌载舞。

第三天是送火,是把火把节推上高潮的时刻。夜幕降临,大家高举手中的火把,再把火把扔在一个地方,堆起一个火堆。所有的人拉起手,在火堆外围成一个圈,对着火堆一起唱歌跳舞。

看着电视上这么高兴的彝族兄弟姐妹,我也恨不得钻进电视机里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

多么有趣的火把节啊!

(三)藏族的礼节

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和礼节,像蒙古族的那达慕、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的火把节,各式各样,多姿多彩,让人心动。可我最喜欢的还是藏族的礼节。

藏族大多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地,他们的民族风俗多样,礼节也很隆重。

敬献哈达是藏民们对客人最普通、最隆重的礼节。每逢到了喜庆之日,家家户户都要献上哈达,那用白色丝绸缝成的哈达,美丽纯洁,如同天宫的仙女撒下的。献哈达是非常庄重的。藏民们要穿上又长又大的袍子,戴起高高的帽子,还要穿上长靴。敬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重。对各种人有各种不同敬献哈达的方式,对长辈要将哈达举过头顶,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对平辈,只用将哈达挂在对方的手腕上;对下辈,只用将哈达挂在对方的脖子上。接受的哈达的人要做和敬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动作,表示谢意。

藏民的礼貌程度令人惊叹,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点头微笑。如果有客人来访,主人便等候在帐外迎接。如果见到了长辈或熟人,要脱帽鞠躬45°

藏民们还非常有趣,如果有客人做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是否会喝酒,都要喝下去,如果客人不喝,主人便会跳舞劝酒,无奈的客人只好喝了下去。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56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俗民风和礼节,都很奇妙,让我们大开了眼界,藏族的人数虽然不是最多的,可他们照样热热闹闹地过着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