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9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9.日月潭

【台湾】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福建省相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台湾岛面积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7成为山地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形海拔变化大。由于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之交界,自然景观生态资源丰富多元。人口约2350万,逾7成集中于西部5大都会区,其中以首要都市台北为中心的台北都会区最大。

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也是海峡两岸重要的政治议题1949国民党政府因内战失利而退守台湾。1950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和台湾海峡,于1954年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保护之下,造成台湾同中国大陆分离的状况。

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发表《上海公报》。197911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声明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以及从台湾撤军。但中美建交三个月后,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与台湾关系法》,经美国总统签署生效,继续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扶植台湾。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并在2005年制定的《反分裂国家法》中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一个中国的原则。1979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并首先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族群结构

98%的人口是来自中国大陆汉族,约2%则是在17世纪汉族移入前即已定居台湾原住民族(高山族)。

台湾本省人指二战结束前就已在台湾生活的族群。本省汉族民众可分成从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迁移、占人口70%闽南人,以及从广东省东部地区迁移、占人口14%客家人

台湾原住民族属于南岛语系人种马来人种南岛语系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语系之一,台湾是其分布的最北端。中国政府将台湾南岛语系各族群统称为高山族。现已有16个部族地位获官方认可,可略区分为原住民族和平埔族,原先广泛分布在山区,沿冲积平原聚集成部落原住民族目前保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习惯部落结构,不过正面临急速现代化的问题,平埔族则大多已失去原有语言习俗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邵族赛德克族噶玛兰族(实属平埔族)、拉阿鲁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居住在台湾岛东部,达悟族居住在附属岛屿兰屿

14%的人口是1945后陆续从中国大陆省份国民党政府迁台移民至台湾的外省人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和国际化发展,台湾现有数万名大陆港澳配偶10万名外籍配偶以及30万名外籍劳工,被称作台湾新住民

教育制度

台湾学制实施12国教,各级学制

国民小学6年制国民中学初中3年制、高级中学(含高级职业学校3年制和一般大学4年制,著名大学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成功大学国立政治大学等。学生经4大学教育学士学位后可继续进修硕士博士学位。台湾常年向海外招收华裔大学生,近年也积极开放国际学生大陆学生就读,并将重点放在课程英语化以迎国际化需求。

2013年台湾识字率98.29%

【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态面积为7.93²(满水位时10²),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长约37千米,是台湾外来种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华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

2009年,日月潭入选世界纪录协会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时即被选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

地理分布

区内依特色规划有六处主题公园,包括景观、自然、孔雀蝴蝶水鸟、宗教等六个主题公园,还有八个特殊景点,以及水社、德化社两大服务区。[2]

日月潭之美在于环湖重峦叠峰,湖面辽阔,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7月平均气温不高于22℃1月不低于15℃,夏季清爽宜人,为避暑胜地。

潭东的水社大山高逾2000米;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庙;南面青龙山,地势险峻,山麓中有几座寺庙,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灵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园,养有数十对孔雀;东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专供旅客观赏的民族歌舞表演。

日月潭潭中有一小岛,此岛以北湖形如日轮,以南似新月,所以才称为日月潭,现因蓄水建造发电厂,湖形变得像一张枫叶。拦河大坝91米,高48.5米,蓄水量为1.47亿立方米的水库,水库的泄水通过15公里长的隧洞注入日月潭,起到枯水时补充水源的作用。在未建水电站前,日月潭的湖水面积4.4²,平均水深约4 米,湖面海拔726.8米。水电站建成后提高水位30 余米,潭边低地尽被水淹,湖水面积扩大了70%,达到7.73²,平均水深达19.1米,湖周长35公里,最大水深40米。

区域特色

日月潭是台湾岛最著名的风景区。它位于西部的南投县,是台湾省第二大湖泊、最大的天然湖泊,卧伏在玉山阿里山之间的山头上。湖岸周长35千米,面积7.7²,水深二三十米。水面比著名湖泊——杭州西湖略大,水深却超过西湖10多倍。日月潭本来是两个单独的湖泊,后来因为发电需要,在下游筑坝,水位上升,两湖就连为一体了。

日月潭四周,点缀着许多亭台楼阁和寺庙古塔。山腰的玄奘寺内存放着唐僧玄奘的部分遗骨。当地气候四季宜人,冬季平均气温在15℃以上,夏季7月份只有22℃左右,是避暑胜地。

历史传说

其一,相传日月潭之发现归功于一只神鹿,300年前当地有40个山胞集体出猎,一只体型巨大的白鹿窜向西北,于是尾随追踪。他们追了三天三夜,白鹿在高山富林中失去踪影。山胞们又在山中搜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他们越过山林,只见千峰万岭、翠绿森林的重重围拥之中,一派澄碧湖水正在晴日下静静地闪耀着宝蓝色的光芒,就像纯洁的婴儿甜蜜地偎依在母亲怀中酣睡。山胞们又发现,碧水中有个树林茂密的圆形小岛,把大湖分为两半,一半圆如太阳,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于是他们把大湖称为日月潭,那小岛叫做珠仔岛。他们发现这里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于是决定全社迁居此地,带头的部落首领就是今日邵族酋长毛王爷毛信学的祖先。 环潭一带地方古称水沙连,分属南投县鱼池乡,是高山族邵族人的聚居地。

其二,很久很久以前,美丽的宝岛台湾住着一位勇敢的青年大尖哥和一位美丽的姑娘水社姐,他们相互爱慕,常常在大树下相会。

这个大潭里住着两条恶,有一天太阳走过天空,公龙飞跃起来,一口将太阳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过天空,母龙也飞跃起来,一口将月亮吞下。这对恶龙在潭里游来游去,把太阳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击的,像玩大珠球。他们只图自己好玩,却没想到人世间没有了太阳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树木枯萎了,鸟儿不叫了,稻田里快成熟的稻穗也干瘪了,家家户户的粮食吃光了,牛羊快饿死了,日子过不下去了……

大尖和水社决心为人世间找回太阳和月亮。可是怎样才能杀死恶龙呢? 大尖哥和水社姐悄悄地钻进恶龙居住的岩洞里,从恶龙的谈话中偷听到它们最怕埋在阿里山底下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大尖哥和水社姐历尽艰险,顶风冒雨,跋山涉水,终于来到阿里山下,从山底下挖出了金斧头和金剪刀。然后他们又回到大潭边,恰好两条恶龙正在

潭里玩耍太阳和月亮,大尖哥跳下潭去,挥起金斧头,把恶龙砍得满头是血,遍体鳞伤,水社姐看准时机,用金剪刀剪断了恶龙的肚子。两条恶龙死了,可是太阳和月亮还是沉在潭里。大尖哥摘下公龙的眼珠,一口吞下肚;水社姐摘下母龙的眼珠,也一口吞下肚。他们变成了巨人,站在潭里像两座高山,大尖哥用劲把太阳抛起来,水社姐就拔起潭边的棕榈树向上托着太阳,把太阳顶上天空。接着水社姐用劲把月亮抛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榈树把月亮顶上天空。太阳和月亮又高挂在天上,光耀大地,万物复苏。草木活了,树上的鸟儿又歌唱了,田野里稻谷又结穗了,人们欢呼雀跃。而大尖哥和水社姐从此变成了两座雄伟的大山,永远矗立在潭边。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大潭叫做日月潭,把这两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直到现在,每年秋天仍然可以看到人们穿着美丽的服装,拿起竹竿和彩球来到日月潭边玩托球舞,学着大尖哥和水社姐的样子,把彩球抛向天空,然后用竹竿顶着不让它落下来,以此来纪念大尖哥和水社姐这对青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