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识字2

 识字2

关于桂林山水的诗句|象鼻山|骆驼山|笔架山|

关于桂林山水的诗句

1、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王昌龄送谭八之桂林

2、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李频赠桂林友人

3、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复皆愁万里程。尔解分飞却回去,我方从此向南行。李渤桂林叹雁

象鼻山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广西区桂林市桃花江漓江汇流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

   象山以神奇著称。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因此,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鼻子伸进漓江饮水的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一挂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象鼻山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宏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紧靠江边, 漓水流贯其间, 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饮水漓江, 景致极佳, 唐宋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诗: “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景致。国家首批4A级景区,位于桂林市滨江路,桃花江与漓江的交汇处,22316575888路公交车可到达。占地11.88万平方米,属于喀斯特地貌自然风景区,因山形酷似一匹豪饮江水的巨象而得名。早在唐宋就成为著名游览胜地,有1000多年的游览史

骆驼山

   骆驼山位于桂林七星公园内。骆驼山即驼峰,在普陀山南麓,是地壳运动融蚀后的一块残石,原名酒壶山。

   在广西桂林七星公园内,为桂林市名山之一,原名酒壶山。因其状态酷似骆驼,遂名之。但它又酷似一把古式酒壶,因此又名壶山。有壶身、壶嘴,壶嘴下有块石头,恰似酒杯。壶嘴(山南)上刻有壶山二字,旁镌雷酒人之墓。雷酒人原名雷鸣春,号亮工,明末江南儒士。他侠义助人,医道甚高,善诗文,嗜酒,每饮必醉,人称雷酒人。他结庐山下,遍栽桃李,每当春暖花开,如一片菲红的彩霞,故有壶山赤霞之誉,为桂林续八景之一。每当晨昏,霞光映耀山石,色泽斑斓,颇为壮观。明清以来,山下遍植桃树,若逢春至,桃花烂漫,江霞紫雾,分外妖娆。

壶山酷似伏地骆驼,今游人见之,直呼为骆驼,足见形象逼真故可称骆驼赤霞。每当晨昏,霞光映耀山石,色泽斑斓,颇为壮观。明清以来,山下遍植桃树,若逢春至,桃花烂漫,江霞紫务,分外妖娆。

山南侧是盆景苑,近2000盆的各类盆景俱属珍品,各具神韵,意趣天成。景区内建有鱼池、叠石、平桥、曲廊、水榭、亭台,曲折清幽,如入仙境

 

19987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山旁的盆景艺苑内与中国民间人士举行环保座谈会后,在骆驼山前的草坪上,发表了环保演说,并一边手摇一把桂林的折扇一边说,并诙谐地称之为节能空调

笔架山

笔架山位于永定北部高陂,海拔1454.2米,中峰高耸,翼峰拱秀,三峰并立,像古代读书人案几上搁置毛笔的笔架,笔架山缘此得名。笔架山因其文化情缘,为本邑士人所景仰,视为永定客家文化之图腾物象。笔架山下土楼有一副对联曰:“门倚九龙源千古秀气;户对笔架山万代文章。”可见高陂读书人对笔架山的崇拜,以及笔架山对高陂读书人的影响。

 笔架山高大险峻,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往东延伸到睦邻村的黄堵科岽,往西与虎岗乡的寨下山山背炉相连,南面山脚是西陂村的大坑督,北面半山凹是增坑村的堵南塘、大圳背,山脚倚着增坑的上村。攀登笔架山,有两条路可走,皆取道于增坑。一条是由上村的猴吊沟石岭顶沿山脊而上,一条是走堵南塘对面的狸子凹随窝而下,各需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笔架山,状元塔,高陂桥,三点连一线,对映成风景。据老人说:攀登笔架,问鼎文峰。心仪笔架,折桂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