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用冰取火

燧(suì)木取火

燧人氏是汉族神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简称燧人,尊称"燧皇"或"遂皇,燧王,燧帝".据传,名允婼,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

在远古蛮荒时期,人们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到了黑夜,四处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经常生病,寿命也很短。

有一天,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很快就变成了熊熊大火。人们被雷电和大火吓着了,到处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临,雨后的大地更加湿冷。逃散的人们又聚到了一起,他们惊恐地看着燃烧的树木。

这时候,燧人氏发现,原来经常在周围出现的野兽的嚎叫声没有了,他想:"难道野兽怕这个发亮的东西吗?"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边,发现身上暖和了许多。他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呀,这火一点儿不可怕,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这时候,人们又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发出了阵阵香味。人们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觉得自己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

人们感到了火的可贵,他们拣来树枝,点燃火,保留起来。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着了,火燃尽了树枝,熄灭了。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极了。燧人氏钻木取火

燧人氏见族人生活重回黑暗,不由得心里着急。燧人氏知道,就算是雷雨天,也很少出现雷火。于是,燧人氏踏上了追寻火种的道路。

燧人氏在追寻火种中,翻过高山,涉过大河,穿过森林,不过始终一无所获。燧人氏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燧木"的大树下休息。突然,燧人氏眼前有亮光一闪一闪地,把周围照得很明亮。年轻人立刻站起来,四处寻找光源。这时候他发现燧木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

燧人氏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立刻折了一些燧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可是却着不起火来。燧人氏不灰心,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终于,树枝上冒烟了,他使出最后一点力气又钻了几下,只听"噗" 的一声树枝开始燃烧起来,他终于钻出了真正的火!燧人氏钻木取火的贡献燧人氏回到了家乡,为人们带来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钻木取火的办法,从此人们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惧中。人工取火的发明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所以,燧人氏一直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崇拜,并尊他为三皇之首,奉为"火祖"。钻木取火的完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知道钻木取火是非常辛苦的。必须要想方设法挑各种各样的木头,来用不同的办法钻。挑什么样的木头呢?燧人氏经过多重实验发现,春天的时候用柳树,夏天的时候用枣杏,秋天的时候用柞,不同的木头来保证钻木取火成功。

南极风光

地球上的南极是一个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在那里,没有奔腾的江河和潺潺的溪流,没有茂盛的树木和青葱的小草,更没有长满各种庄稼的田野。

冰雪的表面相当粗糙,这是大自然的雕塑家——风耍的把戏。狂暴的风吹起沙子般的雪粒,又把它堆积起来,形成一条条雪浪。有的地方,风还把雪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隧道,有的像悬崖,有的像宫殿,晶莹剔透,造型奇异。

在终年不停的风暴和极度的严寒里,不但植物难以生长,连动物也望而生畏。企鹅、海豹、鲸以及一些海鸟成了南极大陆海岸仅有的“居民”。不过,它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要在海中度过,因为在贫瘠的陆地上几乎找不到可以充饥的食物。

南极有十分罕见的景象,那就是南极光。在漫长的极夜中,突然,漆黑的天幕上闪现出绚丽夺目的光彩,有时像空中垂下的帘幕,有时像不断窜动的火焰,有时像强大的探照灯光动荡摇曳,有时像天上的流星一掠而过。几百年来,凡是见过南极光的人,没有一个不为这奇景惊叹不已的。

南极的严寒、狂风、冰雪是极为不利的自然条件,但它却是一块“宝地”。这里有十分丰富的地下宝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沉睡千万年的南极大陆已被人们唤醒,许多国家在这里建起了科学考察实验站。我国的五星红旗也在这里的长城站、中山站迎风飘扬。

 

南极的明天在向我们招手。

【物理原理】

用冰取火,其实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如空气)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如水)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折射,又名屈折,是一个光学名词,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或者在同一种介质中折射率不同的部分运行时,由于波速的差异,使光的运行方向改变的现象。例如当一条木棒插在水里面时,单用肉眼看会以为木棒进入水中时折曲了,这是光进入水里面时,产生折射,才带来这种效果。这是物理学上的光线折射现象,我们知道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线会发生偏转,不再沿着原来的传播方向进行传播了,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对于一般的透明介质如玻璃,若是呈长方体结构,或者说至少有两个面是互相平行的,那么光线从一个面进入该玻璃中,再从另一个面射出,这时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是平行的,但对于像凸透镜这样的玻璃体,由于两个面不成平行关系,而是一个面凸起,那么光线在里面传播的过程中将会偏转,偏转方向是朝较厚的一边偏转,由于常见的凸透镜都是圆形的,并且外薄内厚,所以最终光都向中间偏聚,最终在凸透镜的中垂线上的一点相聚,形成我们看到的亮点,在物理学上,我们叫这点为焦点.这就是放大镜聚焦的原理。当无数强烈的光线聚集在同一个点就产生强大的热量,温度足以点燃很多物质。

 

文中的“冰透镜”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将无数光线聚集在一个点,探险队员就是利用放大镜聚焦原理产生的热量点燃了火绒,从而驱散死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