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田忌|孙膑
【齐国】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先为姜姓,后为妫(guī)姓,首封之君是姜太公。齐者,脐也。若以鲁为首,燕为足,则首足中间是为脐(齐),这是齐国国名的由来。姜齐后为田齐所代,田齐,妫姓。是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吕尚(姜子牙)于齐(初为今湖南,后迁至山东),由于国君为姜姓吕氏,故又称“姜齐”或“吕齐”。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并于公元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又被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国君为妫姓田氏,史称田齐。其疆域大致为今山东省偏北的大部及河北省西南部。东靠海,西南和莒、杞、鲁等小国接界。北和燕接界,西和赵、卫接界。国都在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区)。于周显王十七年(齐威王五年,前352年)始称王,传至齐王田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被秦所灭。后于公元前208年复国,至前202年被汉将韩信所灭。
相关事件:
1.姜子牙立国。姜子牙为齐国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他的民族政策搞得好,尊重当地居民的习俗,再用周礼予以同化,此后“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使齐国由地薄民寡的一个小国一跃而成为经济富庶、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姜氏在齐国世代为王好不兴旺(直到战国)。
2.齐桓公姜小白在管仲的辅佐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王。管仲进行了四民分业的政治改革,把商人提高到与士、农、工同等重要的社会地位,推行了一系列轻税免税措施和为外地客商修道路、建驿站、免费提供食宿等热情的服务措施,齐国才出现了‘来天下之财,致天下之民’的情形、‘商贾归齐如流水’的经济局面。
3.齐威王称霸战国。这是齐国在战国时期最强的时期。有名将名相的辅佐。而齐威王求贤若渴。《邹忌讽齐王纳谏》说的就是齐威王。齐威王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又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稷门外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到齐威王末年,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盛的国家。
【田忌】
田忌,中国战国时期齐国名将,生卒年不详。妫姓,田氏(亦作陈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又名陈臣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故又称徐州子期。
约为公元前340年,孙膑逃亡到齐国时,田忌赏识孙膑的才能,收为门客。他指挥了两次著名的战役。约为公元前340年,在一次赛马时,孙膑向田忌提出了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的田忌赛马法。公元前354年,孙膑以“围魏救赵”的兵法大胜。公元前341年,孙膑仍进军魏都大梁,用“减灶之计”,让魏军大将庞涓轻敌深入,结果庞涓被杀,齐国大胜。同年,被齐相邹忌用反间计陷害,田忌无法澄清,逃亡楚国。直到齐宣王即位,方才重回齐国。
【孙膑】
孙膑(?—前316),其本名不传,今山东鄄城人,孙武后代,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少时孤苦,年长后与庞涓师从鬼谷子学习《孙子兵法》,显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诱他到魏,处以膑刑(挖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接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相传他晚年找了一处清静的地方,总结、研究早年所学兵法知识和自己的作战经验,撰成《孙膑兵法》89篇,另附作战图4卷,久已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