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一单元 A卷

 本单元知识盘点:

1. 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  对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时,每份分得同样多,但还有剩余,并且剩余的部分不够一份,这样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3.  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1写竖式;

2)想商: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并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

3)写商:把商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

4)相乘:把除数和商相乘,把结果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对齐,在除数与商的下面画一条横线;

5)相减: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  余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读法不变。

温馨提示:不能把“除以”读成“除”。

5.  有余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商与除数的积要接近且小于被除数。如果余数比除数大,那么说明商小了,要调大;如果商与除数的积大于被除数,那么说明商大了,要调小。

6.  进一法。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活动(如租船、乘车)需要采用“进一法”,也就是说,即使剩下1人,也要单独再加上一个量。

7.  去尾法。

在日常生法中,有些活动(如最多划几小时船,最多做几件衣服)需要采用“去尾法“,也就是说,即使剩下一部分量,但不够一份时,也要把余数舍去。

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

1.  用竖式计算除法时,要注意商的书写位置

2.  在解决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时,余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要相同

3.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余数的“取”和“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