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割草的男孩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
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
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二)坚持,是最好的品质
文/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我是一个有点小聪明的人,或者说脑子比较快,也因此从小到大一路走来以为凭着小聪明和滴溜溜转的脑子就能玩转一切。别人反应不过来的事儿我眨眨眼睛就懂了,别人听不懂的话我听一半就知道后半句是什么了,别人要集中精力去听的课,我一边走神一边听课还能一边喝可乐。因此,我从来都不是最用心的那一个,尽管我有时候也还算个认真的人。
我一直以来都沉浸在小聪明的美丽世界里,直到年后我的生活和职场里突然发生了好多事,在很多几近崩溃和焦躁的瞬间,我发现小聪明这件事已经吞噬了我的心很久,只是我一直不知道也不在乎而已。就拿职场来说,别人需要写三五个小时的工作,我只要稍微用点心一个小时就能做完,于是在剩下的几个小时里吊儿郎当逗逗这个调戏一下那个。于是我浪费了大把大把的剩余时间,以至于我对自己目前的水平和能力很不满意。心思悔恨之余,认真工作了一个星期,虽然辛苦万分,但却收获巨大,不禁更加后悔之前浪费过去的所有好时光,内心也突然严肃了起来。
其实像我这种有点小聪明的人周围生活和职场上有很多很多,但大抵上单单靠聪明能走的挺拔长远的寥寥无几,反倒是那些一直以来勤勤恳恳的用心生活和工作的人总能开出绚烂的花朵。聪明人总喜欢靠着自己的这点优越感对很多事情没有耐心,总觉得就咱这脑子去哪儿不是一朵奇葩,还用得着这么费时费力费工夫吗?聪明人总是在遇见陌生人或者前辈的时候最先受到赏识和赞叹,因为谁不喜欢跟脑子快的人聊天合作呢?聪明人更加容易因为看起来好有灵气而领导被宽容很多小毛病和小缺点,因为讨人喜欢上班迟到一点没关系啦,其实越来越多的小毛病不被纠正和改变才是阻碍长远进步的绊脚石。但更可怕的是,这年头聪明人挺多,纵观一个办公室里上蹿下跳的那些人,也一定都是聪明人。所以,大家都只是想在一个都是聪明人多的环境里争做看上去更加聪明的人。于是,太多的聪明人都折在了无心这个节点上。倒是那些看上去不那么灵光的人们,那些不怎么被前辈看好,那些总被别人因为不那么喜欢而挑毛病的人,他们用心用力用时间来换取了很大的回报。
其实聪明人如果能用心更多一些就可以有很大的收获和成就,但偏偏聪明人总会因为自己有点小聪明而不拘小节,或者因为受人宠爱而觉得没必要那么苛责自己。其实缺乏长性和耐心的聪明人只要再坚持一下下,就可以克服掉很多缺点和毛病,比如再专心一点,再用心一点,再多听别人讲几句话,再多沉下心来学习一点,只需要在多坚持一点点,便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花朵。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挺住,意味着一切》,新书也用此句话来命名,觉得这句话特别适合普罗大众的我们。但是总觉得这句话多了一些悲壮,少了一些英气,于是今天想到了可以补充的下半句:坚持,是最好的品质。这不仅适用于普罗大众,对于那些跟我一样一直以来为有点小聪明而沾沾自喜的人来讲,更应该铭记在心。
挺住,意味着一切;坚持,是最好的品质。
(三)化繁为简的生活哲学
陈道明
陈道明的全部生活哲学,几乎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化繁为简。
有人说,他把入世当作出世的方法。其实不用说得这么玄,他只是把演员当作他曾经向往的医生、律师、外交官——不外乎都是一份工作。
当年拍《围城》,精工细作,10集电视剧拍了足足100天,如今看来可谓奢侈。但这种“奢侈”在陈道明身上屡屡上演——30集《末代皇帝》他拍了4年;《康熙王朝》没有他戏份的时候也在现场;拍《楚汉传奇》的6个月,一直把刘邦的戏服穿身上,穿回家;在片场从来不带工作椅,成天站着保持入戏的亢奋状态……
拜这种敬业认真所赐,陈道明开始了他“演什么像什么”的演艺生涯。难的不是演皇帝像皇帝,演知识分子像知识分子,而在于,演康熙和演秦始皇不同,演方鸿渐和演陆焉识不同。同类角色之间微妙的差异,才是见演员功力之处。
除了演戏,陈道明仿佛与整个文艺界都若即若离。有时候朋友找他帮忙客串,盛情难却他也会接下,比如《无间道3:终极无间》,但还是会直截了当地说:“以后这种片子别找我,因为我就是一块狗皮膏药。”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陈道明不喜欢应酬饭局。在演艺圈,一个熟人带着两个陌生人来,一顿饭吃下来就都成了熟人。但陈道明偏偏对此很反感。“只要有陌生人在的场合,他就以听为主,基本不说话。跟熟人吃饭他就完全是另一种样子,什么都聊,但有一点:他不说段子,不开低级玩笑。要是有人说起什么带点色彩的段子,他就会和气地来一句:咱说点别的成吗?整个做派,都很像那种老派的文人,矜持,低调。”
他把和人应酬的精力全都放到了演戏上。谁都知道陈道明非常挑戏:“我上戏的原则是这样的:制片人来跟我谈上戏,我首先看你剧本怎么样,如果剧本不错,我再和制片人见面谈合作,问他戏的成本是多少。如果说是一般的戏,成本又不高,你给我多少钱我也不上。为什么呢?你给我这么高的价码,其他演员你请什么人呢?阿猫阿狗吗?你靠着我耍大刀去?所以我不会上的。”
“我不认为我最好,我也不认为我最贵,我永远是看片论酬,你给我再多的钱我不上就是不上。”陈道明说。现在,他拍戏之前会让女儿帮忙参谋剧本,“如果她说不爱看,那80后观众就够呛了。”
不拍戏的时候,他会找固定的牌友打麻将。不是赌瘾大,而是一天戏拍下来,满脑子都是角色台词,需要放松一下。有时他也会选择弹钢琴来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