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14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类文拓展】

(一)尊重

疾人在摆摊卖铅笔,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100元钱塞到残疾人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走了没有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一年之后,在一个商贸云集、热烈隆重的社交场合,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不无感激地自我介绍道:"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为止。"

没想到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竟使一个不无自卑的人顿然树立起了自尊,使一个处境窘迫的人重新找回了自信。正是有了这种自尊与自信,才使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优势,终于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不难想象,倘若当初没有那么一句尊重鼓励的话,纵然给他几千元也无济于事,断不会出现从自认乞丐到自信自强的巨变。这就是尊重,这就是尊重的力量!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假如别人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们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己在有些地方不如他人,我们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理应有的尊重。一个真正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必然会以平等的心态、平常的心情、平静的心境,去面对所有事业上的强者与弱者、所有生活中的幸运者与不幸者。

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它常常与真诚、谦逊、宽容、赞赏、善良、友爱相得益彰,与虚伪、狂妄、苛刻、嘲讽、凶恶、势利水火不容。给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别人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给失败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别人失败后的同情、安慰与鼓励。只要有尊重在,就有人间的真情在,就有未来的希望在,就有成功后的继续奋进,就有失败后的东山再起。

尊重不是盲目的崇拜,更不是肉麻的吹捧;不是没有原则的廉价奉迎,更不是没有自尊的低三下四。懂得了尊重别人的重要,并不等于学会了如何尊重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也是一门学问。学会了尊重别人,就学会了尊重自己,也就学会和掌握了人生的一大要义。

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慢慢地体味和摸索吧!

(二)穷人的自尊

  那年我被挤下了“独木桥”,正因爹寄托在我身上的走出山窝的期望一下子被摔得支离破碎了,也正因家里已捉襟见肘了,爹不说话也不吃饭坐在炕沿上“吧嗒吧嗒”地抽了一天旱烟,最后板着脸发令让我去城里投靠一远房亲戚——我的姑爹。

  姑爹是我家所有亲戚中唯生命活在城市的人。爹说他和姑爹是从小光着屁股一齐玩儿,一齐放羊,一齐上学,一齐在生产队挣工分,直到吃饭坐在炕沿上“吧嗒吧嗒”地抽了一天旱烟,最后板着脸发令让我去城里投靠一远房亲戚——我的姑爹。姑爹被招成工人进了城才从一个被窝里分开。姑爹进城已多年,但一向和爹持续着书信来往,每年春节爹总乐此不疲地捎些腊肉等农产品给姑爹,姑爹回信说很是感激。爹在我起程的一个月前给姑爹发了厚厚两封信,没有等到姑爹的回信,听说邻村有人与我同路,爹就急忙拍了电报,请求姑爹某月某日几点去车站接我。

  列车最后停止烦燥的“咣当”声到达了目的站。我高举写着请姑爹接我的纸牌心怦怦地狂跳,热闹得像农贸市场一样的站台渐渐冷清到只剩我和同行的老乡了,才恍然意识到我没有被人认领,我感到有些许沮丧,老乡替我推测姑爹可能错过的接我的多种原因,我却大脑一片空白。

  在也是第一次来这座城市的老乡的帮忙下,我按爹写在纸上的姑爹家的地址,大海捞针般搜寻到了姑爹家。我进到姑爹家客厅的时候,姑爹一家人正在吃午饭,我冲围坐的人喊了一声姑爹,是姑爹的那个人猛地抬起头,惊奇地看着我说:“就是你!”顿了顿姑爹又说:“来,吃饭!”应对齐刷刷投向我的陌生而惊异的目光,我拘谨地放下手里两只笨重的布袋,站在靠门边的地方不知所措。等姑爹吃完饭,我指着寒酸地蜷缩在墙角代表着农民父亲的布袋对姑爹说:“这是爹让带来的,都是您爱吃的!”说着我从布袋里往外掏东西。不料,姑爹一摆手大声说:“别拿出来了,看不见人没地方,都要往墙上挂了,往哪搁?”

那一刻我感到血缘和亲情都凝固了,我像是受到了极大的污辱和歧视,义无反顾地冲出了姑爹家的门,和着泪水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猛跑,任凭姑爹在身后喊哑了嗓子……夜幕降临的时候,我在一家餐馆觅到了一份仅有50元报酬的打杂活。那晚我蜷缩在餐馆的椅子上,想着姑爹摆手的动作和刺耳的话,哭了一夜……

数年后每当有人称赞我的事业一路阳光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姑爹多年前摆手的动作,想起自我多年前因贫穷而被忽视的那个可怜的自尊。我也时常感谢那次自尊的被伤害,它让我这天有资格对穷人说:人穷志莫短。

(三)错误面前人人平等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这个故事是真的。

那是在1485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要面临一场重要的战争,这场战争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战斗开始之前,国王让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的战马。马夫立即找到铁匠,吩咐他快点给马掌蹄。铁匠钉子三个掌后,在钉第四掌时发现还差一个钉子,马掌当然不牢固。马夫将这个情况报告给国王,眼看战斗即将开始,国王也没太在意。战场上,国王骑着马领着他的士兵冲锋陷阵,左突右奔,英勇杀敌。突然间,一只马蹄脱落了,战马仰身跌翻在地,国王也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没等他再次抓住缰绳,惊恐的畜牲就跳起来逃走了。一见国王倒下,士兵们就自顾逃命,军队瞬时分崩离析。敌军俘虏了国王。国王在被俘那一刻痛苦地喊道;“钉,马蹄钉,我的国家就倾覆在这颗马蹄钉上!”这场战役就是波斯沃斯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理查三世失掉了整个英国。

马夫、铁匠、国王共同犯下的一个“错误共同体”导致了一个帝国的灭亡。马夫的错误在于国王的战马没能始终处于装备齐整的状态,铁匠的错误在于没有把铁钉准备充裕,国王的错误在于仓促上阵没能把铁钉钉完整。这三个错误无所谓高低大小,在导致帝国战争失败上,是平等的。

我们常说: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实际上法律面前不可能人人平等,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真理面前也不可能人人平等,这是因为掌握和接受真理的机会与能力不可能平等。但是,在错误面前人人平等虽说不是绝对的,但平等度绝对大于法律和真理。因为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有大小,但犯错误以及所受到的惩罚是一定的。

一个农民购买了劣质种子,就他本人来说那是缺乏鉴别能力被人骗了,他受到的惩罚必定是来年的欠收或绝收,使一家人的经济收入受损失。一个国王作出了错误的决策,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崩溃边缘。虽说损失的大小和范围不同,但错误有多大范围损失就有多大范围,惩罚也各自不同但不可能不受惩罚。

错误的“错”是位置性和方向性的不正确,“误”是判断性的不正确。官员把钱装错了兜,男人或女人上错了床,是“错”了位;自认为不会出事,无人发现而装错兜上错床,那是判断有“误”。这就是“错”与“误”的不同和结合。但错误所造成的损失和受到的惩罚肯定是难以逃避的,不是今世就是来世,不是身体就是心理,不是法律就是道德,不是本身就是子女……陈水扁号称“台湾之子”但成了“台湾之耻”以后,难逃惩罚!

错误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真的!我这个人一辈子犯了许多错误,受到了各种自责式的惩罚和组织性的惩罚,但犯错误也会使人逐步聪明起来。好像是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从未犯错是因为他不曾尝试新鲜事物。”一个名字叫连岳的人写了一本书《我是鸡汤》,书中说“你是一个失败者,这不丢脸,你是一个美化自己失败的失败者,这就非常丢脸了。如果任何失败都反而让你取得了道德优势的话,你会如愿取得越来越多的失败,然后越来越高尚。”如果套用一下的话是否可以这样说:

你犯过错误,这不丢脸,如果你是一个美化自己错误的错误者,这就非常丢脸了。如果任何错误都反而让你获得了智慧优势的话,你会如愿犯下越来越多的错误,然后越来越聪明!

(四)平等的命运

聪聪是一个有些智残的孩子,经常会受到一些调皮孩子的欺负,这个说:“聪聪来背我上楼”!聪聪就老老实实背着他上楼,那个说:“聪聪来让我骑骑”聪聪就会老老实实趴在地上让他骑,常此一来小朋友们都看不起他,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他经常躲在一边自己玩。

有一天,一个小女孩看到聪聪总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在一边玩,其他小朋友又蹦又跳地在一起玩,她感到很惊讶,心想为什么他老是一个人玩,而且安静的不发出一点声响。有好事的小伙伴告诉她,聪聪是个傻瓜,什么都不懂,别人叫他干啥他就干啥。小女孩动了恻隐之心,主动去找聪聪玩,起初聪聪对女孩的到来漠然置之,不闻不问,只管低着头自己玩。小女孩并不灰心,继续细声细语的和他说话,一天、两天过去了,聪聪终于抬起头来,含糊不清的说出了三个字“好姐姐”!

从此,好姐姐就成了小女孩在聪聪心中的名字,她和小女孩在一起开心的大笑,开心得在地上打滚,开心地愿意为好姐姐做她要求的任何事。

渐渐的,小伙伴们都长大了,他们都知道了人生中的一些幸和不幸,也醒悟了当年那样对待聪聪是一种歧视。也醒悟了自己那样做是不对的。聪聪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成了大小伙子,他几乎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着,幼年时反应迟纯的毛病已荡然无存。

一次,儿时的小伙伴们聚在了一起,大家都向聪聪说了抱歉的话,并请聪聪一定原谅当年年少无知给他带来的伤害。聪聪用憨厚的微笑宽容了每一个人,并告诉在场的众人他一生都要感谢他的好姐姐,是她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灌输了平等的与大家站在一起。众人这时才想起那个漂亮的小女孩,不知道她现在在哪里,聪聪解答了大家的疑问:“好姐姐在鲜花盛开的天堂!”一句话说得众人十分惊诧,聪聪接着说:“她当时就患上了白血病,她的生命只有半年,但她只用一月就教会我关于生命的一切,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当年她为什么会和我在一起而没有歧视我的原因:和你们在一起,我得到的是居高临下的怜悯,而和他在一起,我们是平等的,因为她有不治之症的疾病,我有智残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命运平等的情况下相互关和交流。而对当年的我最需要的不是怜悯而是平等”。

生命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你健康或身残。但在现实生活中,生命中的不平等却很平常,而真正的平等却是那么的来之不易,不是我们忽视了平等,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夸大自己的优点,总是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优秀,并且总是拿别人的缺点比自己的优点,以此来安慰自己,真正的生命的平等那也是因为自己和他人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也许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悲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