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18狼和虎

 

|鹿

狼属食肉目犬科犬属。外形和狼狗相似,但吻略尖长,口稍宽阔,耳竖立不曲。尾挺直状下垂;毛色棕灰,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栖息范围广,适应性强。中国除台湾、海南以外,各省区均产。狼既耐热,又不畏严寒。夜间活动。嗅觉敏锐,听觉良好。性残忍而机警,极善奔跑,常采用穷追方式获得猎物。杂食性,主要以鹿类、羚羊、兔等为食。每年1~2月交配,常发出凄厉长嚎,以吸引异性。妊娠期约2个月,每产4~7仔。繁殖期间雌雄同居。共同抚养幼仔。

鹿

    鹿,属哺乳类、偶蹄目,大多数种类具有的特点是:四肢细长、尾巴较短,雄性体形大于雌性,通常雄类有角。鹿有好多种,传说中圣诞节的时候圣诞老人坐的车就是麋鹿拉着的。

【物种保护是生态平衡的需要】

  链条是一个环一个环连接起来的,如果少了或断了一个环,整个链条就会失去作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

  由于互相“吃”与“被吃”的关系,也存在一个链条,这就是食物链。

  有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它虽用来讽刺做事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忌后患的人,但客观上揭示了一个重要生态现象——食物链。树→蝉→螳螂→黄雀,后者吃前者,一环扣一环。

  兔子在草原上窜来窜去,寻找嫩绿的青草,狐狸荡来荡去,设计怎样捉住兔子,若狼撞上狐狸,也要千方百计把它吃掉。青草→野兔→狐狸→狼,这是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紫泥。”如果把紫泥纠正过来,正反映了海洋中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虾→小鱼→大鱼。

  其实大自然中食物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例如,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吃草的动物不只是野兔,还有许多昆虫、牛、羊;狼不必等兔子被狐狸吃了再去吃狐狸,它见了兔子便可抓来就吃;吃兔子的,未必就是狐狸、狼,还有黄鼠狼、鹰等。这错综复杂的关系就叫食物网,青草→野兔→狐狸→狼只是其中的一根“网绳”罢了。形形色色的食物链、食物网,就像一张张无形的“网”,把看起来毫不相关的生物网络在一起,使得各种动植物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保持着一个平衡状态、稳定状态,称为生态平衡。如果这中间有一个环节发生变化,平衡失调,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结果将会导致物种大量消失。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许多食物链都是以植物为起点,一节一节向外延伸的。绿色植物是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绿色植物消失,将会引起许多物种的消失。

  我国的国宝——大熊猫,它主要吃箭竹,如箭竹死亡,大熊猫就会因没有食物而大批死亡。又如美国有一种珍贵的鸟叫象牙嘴啄木鸟,它主要吃树中的蛀虫,在它的栖息地,因人的原因排干沼泽、大量伐木,导致树中蛀虫减少甚至消失了,这种鸟因吃不到蛀虫现在已经绝种。有人估计,消灭了一个植物种类,将会影响其他10~30个生物物种的生存。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保护植物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基本需要。

  一般来说,凡是占据的生态空间愈大,组织结构愈复杂,生物种类愈多,食物链关系愈复杂,则调节生态平衡的能力愈完整有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愈大。

  如果不注意,人类的活动常常把复杂的生态系统简单化,如城市不断扩大,森林面积逐年减少,许多野生动植物缺乏保护,以及多样化的植被被少数栽培植物去替代等,这些都是削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现在经常提到的能源危机、粮食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等,其实就是人和植物的矛盾。解决这些危机必须做到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要有计划地、合理地开发利用植物资源,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不能过量地消耗自然资源。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改变传统观点,改变那种一味“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财富取之不尽”的观点,树立利用和保护相结合的观点,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与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瞩目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是基础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依赖环境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又影响环境,改变环境,特别是人类的活动对于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事实表明,生态平衡一旦被破坏,所造成的危害将会是巨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

  下面,我们记录了一些人类活动对生物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的数据,足以令人震惊!现今地球上生存着约500-1000万种生物,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加速了物种的灭绝过程。据估计,现今地球上每年180000个物种灭绝,即平均每天有50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数字!

  “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幸福而获得暂时的满足!”触目惊心的事实,已经向我们敲响警钟。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的行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有关生态平衡的话题

  食物链:植物能够利用日光进行光合作用,将环境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为碳水化合物,从而使植物生长发育。食草动物必须取食植物,而食肉动物又以食苹动物为食—可见,不同生物之间由食性关系所建立的各种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形成一系列猎物与捕食者的锁链,称为食物链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就是食物链形象的说明。

  举个简单的例子:鹰吃兔子,兔子吃草。这里,草_兔一鹰就是一种简单的食物链。但是,自然界中罕有一种生物完全依赖另一种生物而生存的,常常是一种动物以多种生物为食:如上面例子中的鹰,不仅可捕食兔子,还会捕食田鼠等动物。再比如猴子,既取食植物的枝叶、果实,也食肉,是杂食动物。而且,动物的食性会因环境、年龄、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如青蛙的幼体在水中生活,以植物为食,而成体则以陆上生活为主,并以昆虫为食因此,各条食物链总是会彼此交联,形成复杂的食物网。

综合拓展:

【保护环境的名言】

1.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 ——达尔文

2。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3。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甘哈曼

4。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 ——惠特曼

5。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服从自然。 ——埃斯库曼斯

6。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诺曼·卡曾斯

7。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南丁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