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26 菩萨兵

背景资料|巧渡金沙江|长征

【背景资料】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领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到达蒙古与军领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认定红军的目的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未说,翻山越岭日夜兼程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船。原来这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

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

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长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综合拓展:

 【关于长征的诗词】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过草地》

                    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长征》

                 林伯渠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七律》

                  乌兰夫

  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