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驴和马
古时候,有一个国家总是发生战争,所以,人们家里都要养一匹战马,准备在战争的时候骑.
一个年轻人,养了一匹非常好的战马和一头很普通的驴,战马每天都吃的很好.而驴天天干重活不说,吃的也不如战马.驴不明白,就问马:你为什么吃的好,还不用干活?而我一天天却很累?” “我也不知道主人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但我知道每一头驴都是要干重活的.”驴不说什么了.不几天,又要发起战争了.战场离这个年轻人家很近,年轻人骑着战马去打仗了.驴跑去看,他看见所有人都在打仗.这时候,他的主人被别人砍死了,马在他身边很难过.敌人看不过去,把马也砍死了.驴回到家,伤心极了,知道主人为什么对马这么好了,它也不计较了.
安逸的生活的背后是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危险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而忙碌的生活,看似艰苦但却可以平安无事.是不是这个故事太有趣了,还想再听一个吗?那我就再讲一个《牧人和驴》的故事吧.一个牧人在打猎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小狼,他见它可怜,就把它抱回家,和狗一起养着,它们长大后,就看护羊.有一天,一匹狼夜里来叼走了一只羊,狼就去追,可这羊已经被咬死了,它就和那一匹狼一起吃羊,它这时候才发现,羊肉是那么好吃.回家后,它什么都不想吃了.又有一天,狼又来偷羊,家狼就假装去追那只狼,跑出去后,就和野狼又一起吃羊.野狼好几天都不来了,狼就把羊叼来和狗一起吃.这一切都被牧羊人尽收眼底,第二天,他就把狼给杀了.人不能相信恶的东西,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确是这样.
(二)虚荣
数学课上,老师说道:“这道题正确答案为A,做错的同学请起立!”我捂住答案,若无其事地坐在位子上。
课下,A同学:“我的鞋是‘李宁’牌的。”B同学:“我的鞋是‘耐克’的”我:“有什么了不起,明天我去买双‘阿迪达斯’的”
放学路上,C同学:“我买了个新手机,八百多块呢!很不错吧!”我:“这有什么?明天我去换个一千块的手机!”
……
回到家后,我突然发现一个小男孩正坐在沙发上。我不禁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问道:“你,你是……”
“我是你的孪生兄弟呀!我一直都跟随着你,只不过那时我还小,你没发现我罢了。现在,由于你的帮助,我长大了!我的名字叫虚荣。”
我听后,愣在那,下巴跌到了地上,久久没回过神来……
从此,我又增加了一条影子——虚荣。他像一条尾巴一样紧紧地跟随在我的身后,我快他也快,我慢他也慢,怎么也甩不掉他。
同学们感到十分惊奇,都不停地问:“哟!你身后的是谁呀?”还不待我回答,虚荣总会大声叫道:“我是他弟弟,我叫虚荣,我叫虚荣!”同学们便哄堂大笑,我的脸涨得通红,感到自己很没有面子。这件事渐渐地在全校传开了,我也随之颜面扫地。
为了我的面子,我在绞尽脑汁地思考了一夜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早上,我对守在床边的虚荣说:“兄弟,帮忙到衣橱里找一件白色的T恤衫。”
虚荣将半个身子探进了衣橱,一边找一边说:“哥,这里面没有啊……”话音未落,我一脚把他踹进了衣橱,关上橱门,又在外面加了三道锁才放心地离开家。
路上,我边走边想:“没人跟着的感觉就是好啊!”这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只见这个人身材高大,估计是姚明的亲戚。我急忙问道:“叔叔,您有什么事吗?”
“哥哥,是我呀,虚荣!”
“啊?你不是……”
“哥哥呀,在你把我关进衣橱的一刹那,你的虚荣心迅速膨胀,我的身材也随之扩大,最后胀破了衣橱,我便出来了!”
“啊?不会吧!”我只觉眼前一黑,晕倒在地……
(三)臧和谷亡羊
臧谷二人都是给财主家放羊的牧童。因为家境贫寒,这两个孩子刚过记事的年龄就走上了与自己的父母一样为财主卖命的人生道路。开始放羊的时候,他们把羊看成和鸡、鸭、猪一样,都是可供驱赶的玩物,觉得和这些畜、禽相处挺有意思。山坡、路旁和荒野的青草绿茵;河渠、池塘的碧波涟漪;头顶上五彩缤纷的骄阳、蓝天和白云;以及充斥在大自然各个角落的清新空气,使这两个孩子与世上的万物和谐地融于一个时空。他们像那些家禽和家畜,五谷和百花;像山间的石头,河里的水珠,以及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存在一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担忧。
然而,他们毕竟是人。每当臧和谷看到富家子弟念书、玩乐,心里总是非常羡慕。经过一番琢磨,其中的一个孩子找人去借了一本书。他利用晚上的时间向别人学习认字,而在白天放羊的时候则拿出随身所带的书来练字、复习。另一个孩子用竹子削了一些色(shai)子,放羊的时候,他坐在草地上,拿5个在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刻着1、2、3、4、5、6的不同点数的色子,抛起来又落下,落下后再抛起,聚精会神地玩着掷色子的游戏。5个色子在地面上显示着变幻莫测的点数。一个穷孩子独自一人掷色子,居然也享受到了和下棋对弈相同的趣味。
有一天太阳快下山的时候,臧和谷想起了要赶羊回家。他们把羊唤拢一点数,发现各自都丢失了一些羊。这两人回去以后,财主问他们放羊的时候干什么去了。一个回答说当时在看书;另一个回答说当时在掷色子。两个孩子丢羊的时候做的事虽然不同,但是他们丢失了羊的结果却完全一样。
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必须忠于职守,全神贯注,否则就容易出差错。至于臧和谷是因为年纪幼小,渴望得到学习和娱乐的机会才引发了差错,则当另作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