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码拓知识
企鹅|南极大陆|长城站
【企鹅】
1.企鹅(学名:Spheniscidae)
企鹅是一种不会飞行的鸟类,属于企鹅目,企鹅科。企鹅主要生活在南半球目前已知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7种或18种,多数分布在南极地区,而其中环企鹅属的汉波德企鹅、麦哲伦企鹅与黑脚企鹅分布在纬度较低的温带地区,至于加拉帕戈斯企鹅的分布则更接近赤道;完全生活在极地的只有皇帝企鹅及阿德利企鹅两种。
2.物种特征
企鹅可以说是现生最不怕冷的鸟类。它全身羽毛密布,并且皮下脂肪厚达二至三公分,这种特殊的保温设备,使它在摄氏零下六十度的冰天雪地中,仍然能够自在生活。
已灭绝的大海雀可能和本鸟一样耐寒,而且两者外表相似曾经被误认有亲缘关系,使得在发现企鹅时欧洲人对企鹅命名也相似。
如今在南极一带生活的企鹅,其祖先管鼻类动物是在赤道以南的区域发展起来的。科学家推测,它们不继续向北挺进到北半球的原因,可能是企鹅忍受不了热带的暖水。它们的分布范围最北界和年平均气温20℃区域非常一致。温暖的赤道水流和较高的气温形成一个天然屏障,阻隔了企鹅跨越赤道北上。它们只能生活在来自南极冰雪融化的水或由深海涌来的较冷的水流经过的海域里。
3.相关趣闻
新华网消息,据《新京报》报道 15日,一只名为尼尔斯的企鹅在爱丁堡动物园“检阅”了挪威皇家卫队
。这只企鹅是尼尔斯企鹅家族的成员,一直承袭着挪威军队授予的军衔,如今又被授予“爵士”封号。
这只“企鹅爵士”全称为尼尔斯·奥拉夫,它成为挪威历史上第一个“带翅膀”的爵士。这位黑白相间的爵士大摇大摆地检阅了皇家卫队,显得神气十足。 上世纪70年代企鹅成为挪威皇家卫队的吉祥物,一位名为尼尔斯·爱格林的上校曾访问苏格兰动物园,当时挪威的国王是奥拉夫五世。于是挪威皇家卫队的吉祥物就被命名为“尼尔斯·奥拉夫”。“我们一直和挪威皇家海军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引以为荣。”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负责人大卫·韦德米尔介绍说。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是爱丁堡动物园的所有者,尼尔斯“爵士”就住在那里。 挪威皇家卫队每隔几年就会拜访尼尔斯,尼尔斯也象征性地在挪威军队服役,第一只尼尔斯企鹅20年前就去世了,但它的荣誉由企鹅后代继承。尼尔斯家族以上等兵军衔服役35年后,如今终于晋升为上校军衔。15日,尼尔斯被授予爵士封号,一名皇家卫队士兵抽出佩剑,在尼尔斯头部两侧蹭了两下,完成授勋仪式。 爱丁堡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戴琳·麦克格里笑着说:“尼尔斯喜欢引人注目,它甚至还检阅了军队。”麦克格里还说,“我们都喜爱它,它是最棒的企鹅。”
4.生存状况
2010年,南极洲一处企鹅繁殖地一座2900平方千米大小的巨型冰山崩裂,生活在英联邦海湾丹尼森角的阿德利企鹅不得不跋涉60公里到海里寻找食物,这导致了约15万只阿德利企鹅死亡。
自2011年起,这一繁殖地的企鹅数量由16万只减少到了1万只。科学家们预测,除非海冰破裂,或者这个被称为B09B的巨型冰山漂浮到别处,否则这些企鹅将在20年内全部消失。
【南极大陆】
1.南极大陆
南极大陆是指南极洲除周围岛屿以外的陆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南极大陆平均海拔高度2350米,居世界各大陆平均海拔高度之首,有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惊人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在全球六块大陆中,南极大陆大于澳大利亚大陆,排名第五。由于其气候不适宜普通人类居住,所以南极大陆没有永久定居人口。
2.大陆概况
(1)大陆位置
从字面上看,南极就是地球的最南端,但实际上,南极这个词有多种近似含义,例如:南极洲、南极点、南极大陆、南极地区、南极圈等。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概念,我们一般把南极圈以南的地区称为南极,它是南大洋及其岛屿和南极大陆的总称。在极圈内会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同时,极圈也是划分温带与寒带的界限。
(2)面积介绍
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其中大陆面积为1239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达2.47万千米。南极洲另有约158.2万平方千米的冰架。南极洲的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相当于一个半中国大。
(3)最冷地区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对太阳能量的反射等,使得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其平均气温比北极要低20度。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度。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温度为零下17~20度左右;而内陆地区为年平均温度则为零下40~50度;东南极高原地区最为寒冷,年平均气温低达零下57度。是地球上听观测到的最低气温为零下89.6度,这是1983年7月在新西兰的万达站记录到的,在这样的低温下,普通的钢铁会变得象玻璃一般脆;如果把一杯开水泼向空中,落下来的竟然是一片冰晶。
3.特点概况
南极点是地球表面非常特殊的一个位置,在那里有许多难以想象的事情,有些是平时生活在中低纬度的人一下子难以理解的,南极点的特点有:它是地球上没有方向性的两个点之一(另一个点是北极点),站在南极点上,东、西、南三个方向完全失去意义,只有北方一个方向;在南极点,太阳一年只升落一次,有半年太阳永不落,全是白天,太阳在离地平线不高的地方绕南极点一圈一圈地转,一直不落下,又称“极昼”,有半年见不到太阳,全是黑夜,又称“极夜”;如果说沿着地球的某一条纬线转一圈就算绕地球一圈的话,在南极点是最省力的的方法,只需要围绕南极点走一圈,只需要几秒钟就能环球一周;在南极点,你说时间是几点都是正确的,因为地球上的经线在这里交汇,南极点可以属于任何一个时区;在南极点,你还可以一只脚在东半球,另一只脚在西半球;你可以一半身体属于今天,另一半身体属于昨天。
南极点终年被冰雪覆盖,冰雪厚度达2000米,海拔高度为3800米;气候异常恶劣,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9度,夏季平均气温为零下32度,冬季平均气温为零下78度,最低气温为零下89度,年平均降水量3毫米。南极点并非是南极冰盖的最高点,覆盖在南极点上面的冰雪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移动,因此,科学家每年都要从新标定一次南极点的最新位置,立上标杆。
1957年,美国在南极点的冰盖上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考察基地,并以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阿蒙森和随后而来的斯科特两人的名字,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站上所需物资和人员往来都从美国在罗斯岛上的麦克莫多站用大力神飞机运输,至今已经有3000多人到达过南极点。
【长城站】
1.中国南极长城站
“长城站”一般是指“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也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位于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南端,站区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26公里,占地面积2.52平方公里。
2.站点介绍
南极长城站以世界著名的中国长城命名,国家主席江泽民于1997年12月30日题写了站名。长城站站区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26公里,占地面积2.52平方公里。该站自建站以来经过四次扩建,有各种建筑25座,其中包括主体建筑7座(办公栋、宿舍栋、医务文体栋、气象栋、通讯栋、科研栋)以及其他一些若干科学用房和后勤用房。夏季可容纳60人,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
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东临麦克斯维尔湾中的小海湾——长城湾,湾阔水深,进出方便,背依终年积雪的山坡,水源充足。
3.地理位置
长城站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南端,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57分52秒,距离北京17501.949千米,与北京的方位角为170度38分27秒。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其中最大的岛,面积为1160平方千米,就分布有9个国家的9个考察站。
4.周边环境
(1)气候环境
站址附近有长约2000 米,宽约 300 米的滩涂,为企鹅、鸟类、鲸、植物和化石的自然保护区。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全岛85%的面积为冰雪覆盖,所处位置为南极洲的低纬地区,四周环海,具有南极洲海洋性气候特点 ,被称为南极洲的“ 热带 ”,年平均气温-2.8℃,最暖月1月平均气温约1.5℃ ,绝对最高气温可达13℃;最冷月8月平均气温-7.8℃,绝对最低气温-28.5℃。年降水量为550毫米,年平均风速7.2米/秒,全年风速超过10米/秒的大风天数为205天。处在南极半岛与南美大陆间的多气旋地带,天气变化剧烈,加之这里天气较暖和,降水较多,冰雪的年积累量和消融量都较大,冰流速度较快,冰川进退所反映的气候变化更为明显。乔治王岛位于南极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会地带,现代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成为研究地壳构造、岩浆活动、地震成因、大气环流的变化和气候演进 规律的良好场所 。
(2)生态环境
长城站附近地衣、苔藓、藻类植物生长茂盛,并且生长着南极洲仅有的4种显花植物,沿海地带是企鹅、海鸟和海豹的栖息场所和繁殖地,被称为南极洲的绿洲,是研究南极洲生态系统及生物资源的理想之地。
(3)分布国家
长城站周围分布有智利、阿根廷、前苏联、波兰、巴西、乌拉圭等国家的科学考察站,其中距智利的马尔什基地仅2.7千米。计有各类建筑物35 处,共2184平方米。已可以进行电离层、地磁、高空大气物理、气象、冰川和地震等项目的科学考察。从1986年9月起,南极长城站气象站已作为南极地区32个基本站之一正式加入国际气象监视网。
综合拓展
1.与“大自然”有关的名言警句
(1)我们已经背弃了大自然,她曾经那样准确地为我们指路,而我们却想用她的教导来教训她。——佚名
(2)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3)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
(4)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叔本华
(5)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6)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士多德
(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8)大自然治病,医生只是助手.——希波克拉底
(9)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埃斯库罗斯
(10)这自然法规我认为是最高的法规,一切法规中最具有强制性的法规。
——马克·吐温
2.作品推荐——《白杨礼赞》
茅盾写的《白杨礼赞》这篇散文就是作者以昂扬的革命激情,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茅盾的作品大部分是着力暴露旧社会黑暗的,正面歌颂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作品并不多,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但是,当他一踏上解放区的土地,便深深地被那里的一切所感动。于是,他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把解放区的新鲜空气带给了国统区的广大人民,用笔表示了他对共产党、对根据地军民的衷心赞美,写下了《白杨礼赞》这样热情洋溢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