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码拓知识
惠崇|蒌蒿|河豚
【惠崇】
1. 简介
惠崇(965- 1017),福建建阳人,北宋僧人,擅诗、画。作为诗人,他专精五律,多写自然小景,忌用典、尚白描,力求精工莹洁,颇为欧阳修等大家称道;作为画家,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北宋郭若虚语)。苏轼为惠崇画作《春江晚景》的题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名传千古。
2.诗作
北宋初年,有僧侣9人、以诗著名,他们是:建阳惠崇、剑南希昼、金华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汝沃简长、贵城惟凤、江南宇昭、峨眉怀古,其中惠崇尤多佳句,为九僧之首。
九僧专精五律,多写生活琐事与自然小景,忌用典、尚白描、锻炼推敲,力求精工莹洁。其佳句多在颈联,如宇昭的“马放降来地,雕盘战后云”,希昼的“春生桂岭外,人在海门西”,即见称于欧阳修。
《九僧诗集》,欧阳修时已不传。神宗元丰初,司马光复得之。有毛氏汲古阁本、丁福保医学书局本《北宋九僧诗》,后者即据前者影印。
“地形吞蜀尽,江势抱蛮回。”(《送远上人西游》)
“鸟归杉堕雪,僧去石沉云。”(《宿东林寺》)
“露下牛羊静,河明桑柘空。”(《田家秋夕》)
“秋近草虫乱,夜遥霜月低。”(《秋夕怀长公》)
“寒禽栖古柳,破月入微云。”(《秋夕怀汪白诗》)
“扇声犹泛暑,井气忽生秋。”(《晚夏》)
“落潮鸣下岸,飞雨暗中锋。”(《瓜州亭子》)
“马渡冰河阔,雕盘喷日高。”(《维邢道中》)
“惊蝉移古柳,斗雀堕寒庭。”(《国清寺秋居》)
“井含春气碧,楼转夕阴清。”(《宫中词》)
“河来天上阔,云度月边轻。”(《七夕》)
“云阴移汉塞,石色入秦天。”(《太一山》)
3.画作
惠崇的画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载,“建阳僧惠崇,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明董其昌题惠崇《溪山春晓图》,将惠崇与巨然并论,称其二人画作“皆画家之神品也”。王安石《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说:“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惠崇的画作,流传至今的不多,如《沙汀烟树图》,乃国宝级藏品,现收藏于辽宁博物馆。《沙汀烟树图》为绢本设色 ,纵24厘米,横24.5厘米,原被清室收藏。辛亥革命后,住在紫禁城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以赏赐的名义,让其弟溥杰将此图携出宫,后此画辗转入藏东北博物馆,即现在的辽宁省博物馆。此图描绘了江南水乡初春之景:春江水暖,潺潺流淌,引得许多水鸟嬉戏其中。画面左侧,水面之上,有两只水鸟比翼双飞,煞是动人。河岸边有水草摇曳,浮萍微动。两岸之上,沙汀平铺,绿树成荫。近处岸上,杨柳正吐新绿,枝繁叶茂,生机无限。对岸丛树茂密,烟霭笼罩,若隐若现,扑朔迷离。此图虽然描绘的是初春时万物复苏的情景,但空旷清逸、烟岚迷蒙的画境不免让人顿生伤春之感。
【蒌蒿】
1.简介
蒌蒿又名芦蒿、水艾、香艾、水蒿、藜蒿、泥蒿、蒿苔、龙艾、龙蒿、狭叶青蒿。蒌蒿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有柄,互生,羽状深裂,裂片更分裂,末端尖,叶背密生灰白色细毛,茎上部叶有时全缘。花茎出于极端及叶腋,着生多数小头状花序,排列成穗状花序;花冠筒状,呈淡黄色。果实为瘦果。花期夏、秋间。多生于水边堤岸或沼泽中,野生种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早在明朝南京市民即已开始采食野生蒌蒿。90年代初期尝试蒌蒿人工栽培。它以嫩茎供食用,其脆嫩、辛香、风味独特,供不应求,是闻名遐尔的优良蔬菜。目前,江南地区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小叶青梗蒿、柳叶青梗蒿、小叶红梗蒿,其中以柳叶青梗蒿品质最好。蒌蒿的嫩茎叶可凉拌、炒食。
2.出处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陆玑《诗疏》:蒌,蒌蒿也,其叶似艾,白色,长数寸,高丈余,好生水边及泽中,正月根芽生,旁茎正白。生食之,香而脆美,其叶又可蒸为茹。
3.营养价值:
蒌蒿每百克嫩茎叶含水分82 克,蛋白质3.7 克,脂肪0.7 克,碳水化合物9 克,胡萝卜素4.35 毫克,维生素B0.3 毫克,尼克酸1.3 毫克,维生素C23 毫克,还含有多种矿物质。民间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效果很好,无副作用。
4.药用价值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记载:萎蒿“气味甘无毒,主治五脏邪气、
风寒湿痹、 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耳聪目明、不老”。自古以来,蒌蒿都是江淮地区民众在荒年,青黄不接之季的度命之物,宋代诗人苏东坡即有“蒌蒿满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之名句,食蒌蒿之习古已有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已充分认识到食物的保健作用,中国蒿茶更是集食用与药用一身的养生保健佳品,素有“江淮一宝”之称。篓篙,中医称之茵陈。农谚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之说。纯野生蒌蒿茶是以香蒌尖为原料,采用当代科技手段,针对现代人生理机能的特点,精心研制的产品,本品的原料,只在每年清明节前后,人工采集于天然无公害滩涂,尤显其珍稀。
此外,蒿茶不仅能喝而且能吃。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您饮用了中国蒿茶汁液后,喝剩的茶叶,可直接食用,补充您体内的多种营养成份。经常饮用能起到明目、生发、黑发、降压、降脂、消炎、解热及防癌等功效。
【河豚】
1.简介
鲀,俗称“河豚”,硬骨鱼纲鲀科鱼类的统称。河鲀体呈圆筒形,有气囊,遇到危险时会吸气膨胀,一般体长在25—35厘米!上下颌骨与牙愈合成4个大牙板,背鳍1个,无腹鳍。无鳞或有小刺。全体椭圆形,前部钝圆,尾部渐细。吻短,圆钝;口小,端位,横裂。上下颌各具有2个板状门齿,中缝明显。唇发达,下唇两端向上弯曲在上唇的外侧。眼小,鳃孔小,为一弧形裂缝,位于胸鳍的前方,体表密生小刺。背鳍位置很后,与臀鳍相对;无腹鳍;尾鳍后端平截。体背灰褐,体侧稍带黄褐,腹面白色;体背、侧面的斑纹随种类不同而各异。种类很多,大部分生活在海中,但在淡水及海、淡水汇合处也可发现。它们在水中吹动水和空气,使泥沙飞起,然后捕食躲在沙中的生物。牙齿和颌骨很坚硬,可以咬碎极硬的贝壳。
2.分布范围
河鲀在我国资源极为丰富,中国沿海产54种,年产量约达300~400万吨,沿海一带几乎全年均可捕获。在长江、珠江则在春、夏之间出现汛期,为沿海及江河中下游的主要渔业对象之一。在我国,从辽宁至广东沿海共生活着30多种河鲀,其中的暗色东方鲀进入长江、珠江等水系的中、下游。
3.药理作用
河鲀毒素有镇静、局麻、解痉等功效,能降血压、抗心律失常、缓解痉挛。作为镇痛药可取代吗啡、阿托品等;作为麻醉药品,其麻醉强度为普鲁卡因的3000多倍,其效果比常用麻醉药可卡因强16万倍。它对皮肤痒、痒疹、疥疹、皮肤炎、气喘、百日咳、胃痉挛、破伤风痉挛、遗尿、阳痿等疾病,也均有显著疗效。在国际市场上1克河鲀(俗称河豚鱼)毒素价值17万美元,是黄金价格的1万倍。
另外,除鲀毒素外,利用它的皮肤提炼的止血粉,对大出血亦有特效。用鱼籽同蜈蚣烧焦研末,调麻油后可搽治疥癣虫疮;用卵或肝焙干研末,调和麻油,外涂患处能治疮疖、无名肿毒、颈淋巴结核、乳腺癌。若被刺毒鱼类刺伤,可用它的鱼血外涂患处。在医药工业上,常利用它的精巢提炼鱼精蛋白、精氨酸和鱼素;它的卵巢、血液、内脏等,可提炼河鲀毒素;肝可提制甘油;胆可提制牛磺酸;皮可制成胶片。
4. 河鲀史话——《严嵩吃河鲀的故事》
艇巴鱼是有毒性鱼类,其血液、内脏和卵巢都含有剧毒,误食艇巴而丧生的事时有发生,就是那些自恃的闯海人,因一时不慎,处理不当而中毒致死的也屡见不鲜。因艇巴鱼毒还演绎出不少民间传奇。
明代世宗朝有个贪鄙奸横的权臣严嵩,80多岁的时候,从山东蓬莱纳一渔家少女为妾。吃腻了山珍海味的严嵩,其下属独出心裁地为其婚宴策划出艇巴宴,以示献媚助兴,得到严嵩首肯,遂带上艇巴鱼,还有从山东雇佣的庖厨一起火速赴京。为防万一,以年轻的岳父为担保一同前往。
婚庆那日,当朝重臣、达官贵人、地方要员等宾客云集,纷纷前来恭喜道贺,热闹非凡。当最后一道香喷喷的清炖艇巴鱼端上桌时,垂涎欲滴的宾客争相为食,一眨眼工夫,一大盘艇巴鱼早已入口下肚了。
正当大家余兴未尽品评着艇巴鱼的美滋美味时,中间南侧靠窗一桌有一身穿长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徒然倒地,口冒白沫,浑身抽搐而不省人事。“有人中毒了!”婚宴一派哗然、乱作一团。严嵩爪牙直奔厨房捉拿厨子,可厨子一个也不见了,“岳父”也没了踪影。
慌乱中严嵩勃然大怒,责问小妾:“何以解毒?”
小妾说:“惟有黄汤。”
严嵩问道:“何为黄汤?”
小妾说:“即粪水。”
严嵩即刻下令去茅厕担来粪水。
为解毒活命,宾客们顾不上颜面尊严,人人端起碗,个个扬起脖,闭上眼将粪水喝下,哇哇地将抢食的艇巴鱼等食物全部呕吐出来,甚至五脏六腑都要倒出来,婚宴霎时臭气熏天,一片狼藉,一片哀鸣。
话说首次进京的乡下人,忙完了艇巴鱼这道菜,都跑到街口看光景溜街去了,他们被生擒回来。正想问罪,此时那位倒地的仁兄苏醒过来,道出了事情的真象。原来,席间书生外出小解,待他回来时艇巴鱼被一扫而光,就顿时生了大气,癫痫的老病复发……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
这就是“黄汤”解鱼毒的故事(小说《三侠五义》中有相似的故事,即第四十三回 翡翠瓶污羊脂玉秽 太师口臭美妾身亡)。
综合拓展
1. 关于描写早春的诗句:
(1)风吹新绿草牙坼,雨洒轻黄柳条湿——长安早春旅怀(白居易)
(2)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满庭田地湿,——早春(白居易)
(3)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4)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5)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唐·杜甫《登楼》
(6)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春晴
(7)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8)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关于早春的歌曲;
春 风
王筝
春风吹,
花儿在轻轻睡,
是什么在向窗外轻轻飞。
蓝玫瑰,
和咖啡的香味,
是爱情正在浮过我耳垂。
为我偷偷撒下幸福,
不要叫醒我。
谁在风中讲话,
花瓣飘落,
推开门窗,
给你轻唱,
盛开的我,
梦一样。
3.作品推荐——《大自然的日历》
[俄]普里什文写的《大自然的日历》一文,是以春、夏、秋、冬为章节,记录了普里什文深入古老?俄罗斯北方森林里的故事。他远足大地,出入森林,把融入自然作为“开启文学的钥匙”。本书具备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以及美轮美奂的自然描写,将人与自然的爱与善化为诗意和哲理融入本书,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是20世纪世界文坛不可多得的自然佳作。 普里什文是一个真诚对待大自然的诗人,他笔下的文字,就像朝阳下晶莹闪烁的露珠,折射出大地上朴实生活的诗意光辉。这些朴素恬淡的文字,有着非同寻常的洞察力。它们拂去蒙在平常生活上的灰尘,探查到熠熠闪烁的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