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舟
一、综合拓展
1、沙漠类型
①“绿色沙漠”是指大面积的绿色树林,其中树木种类单一,年龄和高矮一致,且十分密集。密集单一的树冠层完全遮挡了阳光,使下层植被无法生长,林下缺乏中间的灌木层和地面的植被。
之所以称之为“沙漠”,一是指这样的树林中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多种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二是指这样的树林地表植被很差,因而保持水的能力很差,一般比较干燥,易形成火灾;三是指这样的树林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因而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很易感染虫害,而且一旦发生虫害,即易造成大面积损害。
②热荒漠与冷荒漠:热荒漠就是地处热带地区的荒漠,主要由于太阳辐射强烈,蒸发剧烈,长期受到干燥的季风控制形成的荒漠。
与此不同的是冷荒漠,冷荒漠因为在较为寒冷的地带而得名,冷荒漠的形成主要以为大陆性气候控制的地区降水量极少,长期受到干冷的季风控制。
而冷荒漠地面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这是由于荒漠的气温变化剧烈,而且经过强烈的风化作用,岩石由大变小,变成碎块。
2、沙漠成因
所渭沙漠化,即植被破坏之后,地面失去覆盖,在干旱气候和大风作用下,绿色原野逐步变成类似沙漠景观的过程。土地沙漠化主要出现在干旱和半干旱区,形成沙漠的关键因素是气候,但是在沙漠的边缘地带,原生植被可能是草地,由于人为原因沙化了,这些人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合理的农垦。无论在沙漠地区或原生草原地区,一经开垦,土地即行沙化。在1958到1962年间,片面地理解大办农业,在牧区、半农牧区及农区不加选择,乱加开荒,1966-1973年,又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说什么“牧民不吃亏心粮”,于是在牧区出现了滥垦草场的现象,致使草场沙化急剧发展。
由于风蚀严重,沙荒地区开垦后,最初l-2年单产尚可维持二三十千克,以后连种籽都难以收回,只有弃耕,加开一片新地,这样导致“开荒一亩,沙化三亩”。据统计,仅鄂尔多斯地区开垦面积就达120万公顷,造成120万公顷草场不同程度地沙化。
(二)过度放牧。由于牲畜过多,草原产草量供应不足,使很多优质草种长不到结种或种子成熟就吃掉了。另外,像占牲畜总数一半以上的山羊,行动很快,善于剥食沙生灌木茎皮,刨食草根,再加上践踏,使草原产草量越来越少,形成沙化土地,造成恶性循环。
(三)不合理的樵采。从历史上来讲,樵采是造成我国灌溉绿洲和旱地农业区流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伊克昭盟为例,据估计五口之家年需烧柴700多千克,若采油蒿则每户需5000千克,约相当于3公顷多固定、半固定沙丘所产大部分或全部油蒿。
据统计,伊克昭盟仅樵采一项而使巴拉草场沙化的面积达20万公顷。
二、类文拓展
(一)
在广袤的沙漠或者草原,骆驼的天敌只有狼。狼一向以凶残著称,它用牙齿作武器,征战厮杀,获取食物。
在这一点上,骆驼肯定不是狼的对手。不过,骆驼却有另一手——它的生存手段不是进攻,而是逃跑。
每当骆驼与狼相遇,狼总是急切地发起进攻,企图速战速决。而骆驼却从不仓促应战,常常是吼叫一声,便撒开四蹄狂奔起来。
狼哪里肯放弃就要到嘴的美味,就拼命追赶。它没有料到,这一追就恰巧中了骆驼的计,狼必死无疑。
一开始的奔跑速度,骆驼当然不如狼,但跑着跑着,狼就慢下来了,骆驼见状就主动放慢速度,给狼一点鼓励一点希望。狼果然中计,继续追赶,骆驼就继续逃跑,一副筋疲力尽的样子,实际上真正筋疲力尽的是狼。
骆驼一点一点地把狼引向无水无食无生命的大漠深处……狼用完最后一点力气,四肢发软,口吐白沫,便呜呼毙命了。
而此刻,骆驼的力气还足,就这样,骆驼打败了自己的天敌。
“马太效应”说,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骆驼是食草动物,狼则是食肉动物。初听上去,作为弱者的骆驼打败作为强者的狼似乎是天方夜谭。事实上弱者是可以打败强者的。
其实,骆驼不是把狼打垮的,而是用耐力和智慧把狼拖垮的。在这一点上,骆驼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扬长避短,最终取得了胜利。坚持到最后,所有的不利因素全部消失,一举改变最初被动挨打的局面,骆驼成为胜者,成为强者。
狼的贪婪本性害了自己,而骆驼正是利用狼的贪婪本性救了自己。由此可见,狼是被它自己打败的。
人也一样,一个人最难战胜的,是他自己。所以,中国有句古话: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要打破“马太效应”反败为胜,就是要以自己的优势击败对手,让自己成为强者。
(二)想起了大漠,请别忘了骆驼
寻觅生命的绿洲,那是他的劲歌。
这是一位热爱大漠,热爱骆驼的的诗人留给我的一句话。是他把一片大漠给了我,也把他心爱的骆驼给了我。
我开始热爱大漠和骆驼,并用亲身的经历作线索,一步步走近它们且用心倾听他们的劲歌。
时间上没有什么骆驼更会株守阵地。就像树永远恋着大地,就像鱼永远恋着江河。在心中描绘一片烘魂的大漠吧,让那上面如日升一样崛起一只顶天立地的骆驼。
墙上有钟,重有铃。大漠上的骆驼就是大漠上的日月和铃声。骆驼走动,大漠走动。碰到一只骆驼,我们就说碰到一片大漠。
在边塞,在大漠,请不要忘了带骆驼。骆驼是大漠上的主人,它比人更好客, 它是让人搭在它的峰上去探看大地的一切。
大漠之上,没有比骆驼更高高在上的。在大漠之上,我们须用骆驼的眼睛看世界,我们须用骆驼的蹄脚走世界,我们还须用骆驼一样的心爱世界。让我们高高举起骆驼吧。他的目光就是大漠上的雨暴,它的身影就是大漠上
的旗帜。
骆驼的眼里心里永远贮存者绿洲,骆驼的蹄掌下永远覆盖着一个绿洲。骆驼的眼里永远贮存着憧憬的春水,在大漠上不知疲倦地跋涉着,且伴着一支孤独的歌。
骆驼总是穿行在地狱的天堂,天堂的地狱之间。骆驼每一步都是从险峰走向幽谷,从幽谷又迈向险峰。它的生命如月,有升有沉。她的生命如水潮起潮落:骆驼是大漠的地平线上的灵长,是大漠隆起不不屈的脊梁,是大漠上会走的树,是大漠上会飘的猪头。
一个脚印一个台阶,把路走透了,走熟了,大漠才成其为大漠,所以,骆驼的脚下永远是大漠。骆驼有能力在每粒沙上行走,石头上也不例外,且通过每粒沙每快石走遍世界,走进一个理想的金碧辉煌的王国。走遍了大漠骆驼才成为所有道路上的智者。在它的脚下,到处是路:在它的心中到处是甘露。
天也茫茫,地也茫茫。骆驼深一脚浅一脚默默前行。每一蹄都是向大漠里种一棵绿化树,每一蹄都是把信念往大漠里注入,每一蹄都是把自己当作一颗沙粒溶入大漠。骆驼永远不会在大漠里跌倒,就像鸟永远不会在天空中折翅!
骆驼也许会死在大漠的怀里。但她的生命在证明着:你爱什么,什么就必然会成为你灵魂的墓地。正如万物都因为热爱生命,才会死在生命。只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在生命的湖里留下一圈圈让人怀恋的温馨。
大漠是骆驼的家园,骆驼是大漠的主人。大漠不会消失,骆驼不会消失:骆驼不会消失,大漠也不会消失。这完全因为,一切都在相互深深地爱着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