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文拓展:
(一)给妈妈洗脚
说真的,这种事我还从来没做过。原因有两条,一是学习太紧张,二是难为情,也许后者一直是主要原因。
端来热水,准备好毛巾,准备就绪,但我却迟迟没能叫妈妈坐下。经过几分钟的调整,我鼓起勇气对正在厨房刷碗的妈妈说了声:“妈,你……过来一下。”声音很轻,近似耳语。
“干什么?”母亲回答道。
“妈,你坐下,我给你洗脚……”我说这话的时候感到面红耳热,呼吸加促。我低着头摆好板凳,不让母亲看到我局促的样子。
沉默……
母亲竟愣在那里,半晌才醒过神来。“好,好……”母亲赶忙答应,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几道浅浅的皱纹也舒展开了。
母亲坐下,我挽衣袖,捧起母亲的脚。
这是一双多么苍老的脚,肤色暗淡,毫无光泽,硬邦邦的没有弹性,脚指甲弯曲得变了形,乍看上去如同一段枯树。
天呐,这是母亲的脚吗?是那双陪我玩耍、细腻柔滑的脚吗?我努力唤起尘封的记忆,但这双脚太苍凉,太陌生,远不是我所能想到的。
我一只手捧着母亲的脚,另一只手用水轻轻的搓洗。此时抬头看看母亲,发现母亲也在看我,四目相视,无言以对。母亲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娓娓的说起了我小时候的事情,此时我并没觉得母亲啰嗦,而是很有味的听着,这种氛围令我沉醉……
那夜,我失眠了,母亲难以形容的惊喜令我窘迫。母亲溢于言表的喜悦令我无的自容。我做得太少了,母亲付出的太多了。母亲为我耗干了心血,付出了青春,如果不学出个样来,怎么对得起母亲呢?
母亲的脚厚重而有力量。我时常想,母亲的脚像一台辛勤的除草机,为我除去人生道路上的荆棘。母亲的脚又像一根顶天立的地铁柱,为我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的。
(二)母亲的手
母亲的手,在我有生第一次的强烈印象中,是对我施以惩罚的手。她有揪拧的独门绝招。大概一般慈母在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力驱使下,总会情急而出此的。
我的母亲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数样菜,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打牙祭”的大好机会了。我因贪嘴,较往常多盛了半碗饭,可是,扒了两口,却说什么也吃不下了。隔了桌子,我瑟缩的睇着母亲。她的脸色平静而肃然,朝我说:“吃完,不许剩下。”我摇头示意,母亲的脸色转成失望懊忿,但仍只淡淡的说:“那么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摆好。”在大人终席前,我不时偷望着母亲,她的脸色一直不展,也不言笑。到了夜里,客人辞去,母亲控制不了久压的情绪,一把拽我过去,没头脸的按我在床上,反了两臂,上下全身揪拧,而且不住说:“为什么明明吃不下了还盛?有得饱吃多么不易,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孩子吗?”揪拧止后,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坐在床沿气结饮泣。从此以后,我的饭碗内没有再剩过饭。
当然,母亲的手,在我的感情上自也有其熨贴细腻的一面。那时,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裤袜都由母亲来洗。一个大木盆,倒进一壶热水后,再放入大约三洗脸盆的冷水,一块洗衣板,一把皂角或一块重碱黄皂,衣衫便在她熟巧之十指下翻搓起来了。寒冻日子,母亲在檐下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的一件件的洗。每洗之前,母亲总将无名指上那枚结婚戒指小心取下。待把衣衫洗好,她的手指已泡冻得红肿了。待我们长大后,才知道母亲在婚后数年里,曾过着颇富裕的“少奶奶”生活的。可是,母亲那双纤纤玉手,在七七炮火下接受了洗礼,历经风霜,竟脱胎换骨,变得厚实而刚强,足以应付任何苦难了。
也同样是那双结满厚硬的茧手,在微弱昏黄的油盏灯下,毫不放松的,督导着我们兄弟的课业。我在小学三年级那年,终因功课太差而留级了。我记得把成绩单交给母亲时,没有勇气看她的脸,低下头看见母亲拿着那张“历史实录”的手,颤抖得比我自己的更其厉害。可是,出乎意外的,那双手,却轻轻覆压在我头上,我听见母亲平和的说:“没关系,明年多用点功就好了。”我记不得究竟站着多久,但我永远记得那双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冬夜,炉火渐尽,屋内的空气更其萧寒,待我们上床入睡后,母亲坐在火旁,借着昏灯,开始为我们衣袜缝补。
然则,就在那样的岁月中,母亲仍不乏经常兴致高涨的时候。她会主动的取出自北平带出来的那管玉屏箫和一支笛子,吹奏一曲。那双手,如此轻盈跳跃在每个音阶上,却又是那般秀美而富才情的了。
去夏返台时,注意到母亲的手上添了更多斑纹,也微有颤抖,那枚结婚戒指竟显得稍许松大了。有一天上午,我去厨房沏了茶奉给她。当我把杯子放在她手中时,第一次那样贴近看清了那双手,我却不敢轻易去触抚。母亲的手,从未涂过蔻丹,也未加过任何化妆品的润饰。唯其如此,霎时间那双手变得硕大无比,那是一双至大完美的手。
(三)抱一抱母亲
他感觉和母亲很远,也许真是大了,小的时候天天围绕在母亲的身边,如今娶妻生子,加上工作忙,他很少有时间回家。
但这次,他却必须回家了。
母亲病了,住院了。从医生的神态中他看出,母亲的病很重,而母亲也确实看上去十分憔悴,好像秋天棉花摘完了,就剩光秃秃的杆了。
母亲的头发全白了,很小的人窝在白被子里。他虽然人坐在那里,可心里还在想着公司的事情。电话一个接一个,他的手机此起彼伏的响。母亲说,你要是忙就去吧,有护士呢。
他笑了笑说,没事的。其实他很想走,但他又从母亲的眼光中看出了留恋。他是家中独子,父亲又去世得早,母亲一直没有再嫁,把他拉扯大极不容易。母亲现在需要他了,他真的不能离开,虽然待在医院里一天他要损失几万块。
母亲要做各种化验,于是他有了任务,他要抱着母亲放在轮椅上,再把母亲放在检查台上,因为母亲已经虚弱到不能走路了。
那是他第一次抱母亲。他低下头去,然后抱起母亲,那一刹那,他突然想流泪:他抱过儿子,抱过妻子,全是为着他们撒娇让他抱,但他唯一没有抱过的人是母亲,没想到,母亲这样轻,不足九十斤,身上的骨头都硌疼了他。母亲也很惊慌,说,你抱得动吗?抱不动我就一点点挪过去就行。
那个瞬间,母亲好像有点羞涩,有点不好意思,但同室的人说,你儿子真好,让儿子抱着感觉怎么样?
母亲的眼睛就有些湿润,他的心微微颤抖着,赶紧抱着母亲去化验室。母亲的手紧紧勾着他,他知道,母亲是想让他省一些力气。其实无论怎么样,他都是要费这么大力气的,但母亲这个动作让他非常感动。
他总以为母亲老了,给她足够的物质生活就够了,所以更多的爱,他给了儿子和妻子。妻子总是撒娇着让他抱。妻子很丰满,比母亲沉很多,但是,他很愿意妻子冲他撒娇的,可是抱了母亲他才知道,母亲,需要他的拥抱。
那一个月,他把母亲抱来抱去,后来母亲终于能走路了。
从拥抱过母亲开始,他们母子开始交流。母亲开始给他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也关了手机,静静听着母亲说话。母亲的精神一天天好了起来。大夫说,得这种病的人能恢复到这种程度真是个奇迹。
不久,母亲出院了。他又开始忙了,每天都那样忙,但周末的时候,他必然要回家。而回家后,他第一个动作就是拥抱一下母亲,因为他知道,母亲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子女的爱和温暖。
那个拥抱很简单,但母亲说,儿子的拥抱是我晚年最好的礼物,千金难得。那是母亲在年夜饭的时候说的,说完,母亲悄悄哭了。他的儿子嚷着,奶奶,我也要抱你;他的妻子说,妈,我也要给您拥抱。
那是他吃过的最美最香甜的年夜饭。他从此明白,有时候,爱不需要太多语言,只要一个个轻轻的拥抱就可以了。
如果母亲还在,那么,去拥抱自己的母亲吧。
二、【好书推荐】
《母亲》
《我的母亲》是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胡适的作品。《我的母亲》是一篇自传体散文,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关心以及与家人和睦相处的过程,展示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该文没有花哨的文字,没有华丽的比喻,语言简洁流畅,举重若轻,显示了白话文的美感与魅力。
胡适的母亲对胡适的教育严而有宽,宽容不纵容。这种方法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让胡适有了是非意识,学会担当。有了过失就必须自己承担后果。胡适的母亲没有直接灌输给胡适多少知识,但她重德垂范,用较为科学的方法始终勉励儿子一心向学,鞭策儿子学有所成。
该文一共写了7件关于母亲的事,这7件事给读者展现了一个识大体、懂进退、刚柔相济、严慈并进的母亲形象。母亲用舌头舔胡适的病眼,更有让胡适终身受益的教诲和母亲用自己言行所传达出来的人格品行的标杆:母亲天刚亮就把胡适喊醒,不允许胡适养成睡懒觉的习惯;醒来后看胡适清醒了,就帮胡适反省昨天言行有误的地方。母亲不识字却很识事,她也许不懂“君子一日三省吾身”的道理,但她却懂得及时帮助孩子总结得失的重要。母亲把教育孩子的时间选择在早晨是很见用心的,如果昨天犯了错,当时就批评,孩子可能一下子不能接受。待睡了一晚上了,事也过了,气也消了,这时候,心平气和的说几句,孩子一般都能听得进去。早晨接受了妈妈的教诲,这一整天孩子说话做事就会特别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