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11课 永远的白衣战士

 一、类文拓展:

(一)天使慈母心

尽管每天都是满负荷的工作和疲惫的身心,面对许多渴求健康的目光,护士们依然用鼓励的眼神传递力量,带给患者摆脱病魔的勇气和一份生存的基本需要。她们,把自己的一颗慈母之心奉献给了患者。

天津医大二院副主任护师高秀云从事心脏科护理工作22 年,任心脏科护士长近20年,在亲人和病人之间,她总是义无反顾的选择后者。20年来,每天高秀云总是提前一小时上班,只要患者需要,她随时到岗,甚至父亲病重期间都从未歇过一天班。接到父亲病危通知时正是端午节前日,监护病房危重病人抢救及节前准备工作就绪后,她才赶到父亲床前。当时已是晚上八点多钟,父亲已处于弥留状态……办完父亲丧事,高秀云连丧假也没休,带着对亲人无限的内疚和自责,回到了工作岗位。

天津医大总医院耳鼻喉科护士长谢艳,总是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把温馨服务贯穿于护理工作中。每逢春节,她都会亲自布置病房,贴上吊钱儿、窗花,让患者有过年的感觉,有家的温暖;每逢护士节、母亲节、父亲节及患者生日时,她会代表医护人员送上亲手叠制的千纸鹤、贺卡,送去真诚的祝福。她那温馨的话语、体贴入微的关怀,时刻都在与患者做心灵的沟通,减轻着他们的痛苦,以人性化、亲情化的护理打造着耳鼻喉科的服务品牌。

市胸科医院主管护师索秀莉从不顾个人安危,以满腔热情为患者服务。前不久一名HIV阳性患者(艾滋病感染者)住进该院,索秀莉冒着职业暴露和被感染的危险为该患者静脉取血。由于该患者静脉条件和心功能差导致静脉压力高,当针尖刺入血管那一刻,鲜血顺着针眼溅到她的手臂和衣服上。但她没有声张,处理好病人回到治疗室后再用清水清洗、用酒精擦拭,之后便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换您的舒心、放心、安心”,是天津医大眼科中心护师王玥常说的话。工作中的她也是这样做的,总是带着微笑尽心尽力为患者排忧解难。一次一名住院孤寡老人排便后不慎将手表掉进马桶里,虽然手表已经很旧,但考虑到老人经济上不富裕,王玥生怕手表在水里多泡几秒会损坏,便没找工具,也没请后勤人员帮忙,立即直接下手把手表拽出来,用清水冲洗净手表后马上擦干,检查发现手表还能正常使用。看到王玥手上、胳膊上沾满粪便,老人激动的流下热泪……

(二)冲在前线的年轻护士

卢琳琳是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一名普通护士,在急诊科工作9年了。虽然年纪不大,却参与了多次重大医疗救援任务:24岁时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29岁时参与冰雪灾害救援,安全接回受灾群众12名,同年随第一支深圳医疗队赶赴汶川的震灾区参与医疗救援。

2008年,汶川的震,她作为第一批广东省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挺进灾情最严重的震中映秀镇,她和男队员一样背着将近60斤重的行囊艰难前行。

在镇上漩口小学的操场上,卢琳琳一边救治伤员,一边关注救生员手中的生命探测仪,期待他们能感应到更多被埋在废墟下的生命。一位从废墟中被解救出来的老师被抬到卢琳琳和医生惠刚面前。惠刚医生迅速查完伤势,冲卢琳琳大喊:“快,患者已经出现开放性气胸,立刻抢救!”卢琳琳找出厚敷料熟练的对伤口进行封闭加压包扎,使这位老师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救护直升机将其转运到成都的医院进一步治疗。

2008518日晚,映秀镇电厂废墟下被埋150个小时的职工虞锦华被救出的面。由于长时间没有进食和饮水,她已处于严重休克状态,必须迅速为她搭起生命通道。但虞锦华干瘪的血管使静脉穿刺成为难题。时间紧迫,必须“一针见血”。卢琳琳走上前,凭借熟练的操作技术,自信、沉稳的把针扎了进去,成功建立了静脉通路。

为了多带医疗物资,卢琳琳只带了三瓶330ml的水,还把其中两瓶给了队友。自己渴了就抿一口水润润喉咙,两天只喝了一瓶水,36小时没有小便。

当年,她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去年获全国卫生系统护理专业“巾帼建功标兵”、市“三八红旗手”和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业余时间,卢琳琳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走访云南、四川等的贫困山区,资助2名失学儿童长达6年。去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参加赴港前的培训时,得知在校学生何炳生身患白血病急需手术费,卢琳琳当天组织了近100名赴港学员为何炳生捐款。

(三)白求恩的故事

1938年初,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白求恩大夫到中国来了。他不仅带来了大批药品、显微镜、X光镜和一套手术器械,最可宝贵的是,他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对中国革命战争事业的无限的热忱。

他到达晋察冀边区后方医院后,第一周内就检查了520个伤病员,他们大部分是在平型关战斗中负伤的。第二周白求恩大夫就开始施行手术。四个星期的连续工作,使147个伤病员很快又带着健康的身体回到前线。

从此,哪里有伤员,白求恩大夫就出现在哪里。在晋察冀的一次战斗中,他曾经连续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动了手术。他的手术台,曾经安在离前线五里的地村中小庙里,大炮和机关枪在平原上咆哮着,敌人的炮弹落在手术室后面,爆炸开来,震得小庙上的瓦片格格的响。白求恩大夫却在小庙里紧张的动着手术。他不肯转移,他说:“离火线远了,伤员到达的时间会延长,死亡率就会增高。战士在火线上都不怕危险,我们怕什么危险?”两天两夜,他一直在手术台上工作着,直到战斗结束。

为了保住伤员的性命,白求恩大夫把自己的鲜血输给了中国战士。他愉快的称自己是万能输血者,因为他是O型血。他还拿出自己带来的荷兰纯牛乳,亲自到厨房煮牛奶,烤馒头片,端到重伤员面前。看着他们贪婪的吃下去,微笑浮在白求恩的脸上。

一次,给一个头部中弹后引起感染的伤员做手术,匆忙之中,他竟忘记戴橡皮手套。切开头颅后,白求恩大夫赤手伸进去,用原已发炎的左手指去摸碎骨,摸到一片,像是考古学家突然在什么地方发现了甲骨文似的喜悦,他立即取出放在盘里,旋即又用手指伸进去摸。白求恩大夫的心只注意着伤员,为摸出的一片片碎骨的喜悦情绪占有了。他总是得意的说:“又是一片!要是戴手套就摸不到了。碎骨铁片取不出来,伤员是很难好的啊!”但是却不知,病员伤口里的细菌,也从白求恩大夫发炎手指的伤口处溜了进去,种下了导致他生命垂危的毒种。

白求恩大夫是一个技术精湛的战的外科医生。他除了做手术治疗之外,还亲自打字,画图,编写教材,给医务人员上课。他曾经在幽静的丛林中,给三百多学生上大课。他的讲台上放一个扩音机,身后挂着三大幅人体解剖图。他一边讲,一边指着图表。学生的海洋,鸦雀无声,埋头做笔记,静静的听着。白求恩大夫曾制定“五星期计划”,建立模范医院,作为示范来推动整个根据的地医务工作。他说:“一个战的地外科医生,同时要是木匠、缝纫匠、铁匠和理发匠。”他自己用木匠工具几下子把木板锯断、刨平,做成靠背架,让手术后的伤员靠在上面使呼吸畅通。他一有空闲,就指挥木匠做大腿骨折牵引架、病人木床,铁匠做妥马式夹板和洋铁桶盆,锡匠打探针、镊子、钳子,分配裁缝做床单、褥子、枕头……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白求恩大夫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以此为己任,以此为快乐。

19397月间,连续十几天的特大暴雨使唐河水位猛增,泛滥成灾的洪水着河北完县神北村。这里驻扎着军区卫生学校。正在撰写《师野战医院组织与技术》一书的白求恩就住在学校隔壁。

肆虐的洪水冲走了房屋、树木、秩序和庄稼。白求恩心痛极了。他站在河边脱下衣服,想下河捞取水中的农具,几名老乡死死的把他拦住说:“我们不让你冒险。”白求恩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

19391028,“冬季扫荡”的日寇疯狂抗日根据的。在涞源泉孙家庄,哨兵催促正在做手术的白求恩大夫赶快撤离。白求恩却说:“加快手术速度。”当时躺在手术床上的战士叫朱德士,大腿粉碎性骨折。白求恩为了与敌人抢时间,不慎刺破手指。他将手指伸进消毒液中,浸泡了一下,坚持缝完最后一针才转移。10分钟后,敌人冲进村庄。

白求恩的手指发炎了,炎症一天天加重。111日,又抢救一名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吴明。这是外科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炎的手指第二次受到细菌致命的感染。后来,在手指疼痛的折磨中,他又连续做了13台手术,并写下了治疗疟疾病的讲课提纲。

117日,白求恩病情迅速恶化,左肘关节下发生转移性脓疡,领导强迫白求恩向后方医院转移。当到达南太平地时,白求恩听到前言有枪声,便叫担架停下来,想到阵的看一看伤员。但此时他高烧已达40摄氏度,浑身瘫软。10日到达唐县黄石村,白求恩的病情已十分危险。大家很着急,白求恩却平静的说:“我得了脓败血症,没有办法了……请转告毛主席,我相信中国人民一定会获得解放,遗憾的是我不能亲眼看到新中国诞生了…… ”

1112日清晨5点,白求恩大夫与世长辞,灵柩被秘密掩埋在村南青山秀水的狼山沟。

二、综合拓展:

【白衣天使的名言佳句】

1. 我的关爱,是您重返社会的坚定信念

2. 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服务上追求全心全意。

3. 如果你是一条大河,又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成小溪呢?

4. 高度的责任感是我们的天职,精湛的技术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愿我们以真诚的技术,为您带来一缕温情!

5. 用我们的汗水与爱心编制您的健康与微笑。

6. 完美的过程,才会有满意的结果。

7. 走进每一位患者总带着一份微笑;不求回报温暖着每一颗惧怕的心灵。

8. 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南丁格尔

9. 我知道你的奉献是白求恩的精神 ,我知道你的脚下是南丁格尔的足迹。

10. 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服务上追求全心全意。

11. 将心比心,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换您的舒心、放心、安心。

12. 立足杏林,放眼世界,真诚对人用心做事。

13.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4.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