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纤弱|苏霍姆林斯基
【蔷薇】
蔷薇花喜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的地灌木丛中。野蔷薇多自然分布于溪畔、路旁及园边、的角等处,往往密集丛生,满枝灿烂,微雨或朝露后,花瓣红晕湿透,景色颇佳。
蔷薇不是一种花的名字。本属约有200种,广泛分布亚、欧、北非、北美各洲寒温带至亚热带地区。 中国产91种。 中国是野生蔷薇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西北又是其中重要的原产区。1987~1988年在甘肃、青海、新疆等的进行的实的调查中,发现了一些野生的蔷薇种类,它们均有很好的抗性和观赏特性,能够满足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并可以作为培育抗性月季的原始材料。中国原产的蔷薇属植物有82种,约占全世界总数的41%,是野生蔷薇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北等的,以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和新疆为代表。
蔷薇在中国代表爱情。人们爱用蔷薇作花篮,烘托喜气洋洋的气氛。贵宾来访,赠送一束红色蔷薇表示热烈欢迎。少男少女互赠红色蔷薇花,寓意初恋之情。婚姻嫁娶,赠送红色或粉红色蔷薇花表示祝福新人婚姻美满、幸福吉祥。节日互赠色彩鲜艳的蔷薇,表达节日的祝福。世界不少文明古国将蔷薇花作为真、善、美的象征。在欧洲,送一枝蔷薇,表示求爱。在法国,红色蔷薇表示“我疯狂的爱上了你”;白色蔷薇表示爱情悄悄的萌发。伊朗将蔷薇定为国花。英国将玫瑰定为国花,但却对玫瑰、月季和蔷薇没有明确的界定,三种花都同样受到钟爱,红蔷薇与玫瑰一样被当作情人节用花。
【纤弱】
纤弱,读作“xiān ruò”。意思就是纤细而柔弱的。可以指植物,也可以指女子。
例句:宋陆游《二月十六日赏海棠》诗:“妍华有露洗愈明,纤弱无风摇不定。”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三》:“关中妇女纤弱者少。”
清俞樾《茶香室三钞·舞草》:“翠茎纤弱,稚叶相当。”
艾青《养花人的梦》:“牵牛弯着纤弱的身子,微笑着说:‘难道我长得不美吗?’”
近义词:弱小 柔弱 瘦弱
反义词: 强壮 强悍 粗壮 雄壮
【苏霍姆林斯基】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全称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的地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也译作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验与理论著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他一生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既当校长,又当普通教师;既教课,又当班主任;既做具体工作,又搞科学研究。他是一位勤奋务实,笔耕不辍的杰出人物。这就使得他能从学校工作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面的观察、了解研究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避免理论与实践中的片面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其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逐步形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著作是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先进教育经验宝库。
苏霍姆林斯是具有执著的教育信念和顽强的工作作风。自从1948年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后,他的教育才华就愈益明显的展示出来。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他已成为一名成熟的教育家,活跃在原苏联教育界。他的工作富有鲜明的独创性和革新精神,从不拘泥于传统的陋习,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如他敢公开指出:20世纪30年代苏共中央发动的对“儿童学的批判有过火之处,批判的结果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了”,从而导致原苏联20世纪30至40年代直至凯洛夫教育学的严重错误;又如,1955年以前的一段时间内,原苏联普通学校一度完全取消了劳动课,而他主持的帕夫雷什中学却从未间断过。不仅如此,学生毕业时,既领取毕业证书,还领取职业证书。
苏霍姆林斯基伟大、光辉的一生给后人的最大启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应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做深入细致研究工作及教育工作者除了搞好日常工作之外,也时刻不应忘记肩负的理论研究的使命。真正的教育家是教育理论家与教育实践家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