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7课 人类的“老师”

 鲸鱼|流线体|人民大会堂

【鲸鱼】

鲸鱼是海中的哺乳动物。严格来说,鲸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包含了大约98种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有胎盘哺乳动物。中国海域就有30余种。“鲸”本身定义比较模糊,鲸目可以包含所有鲸类,还有特定科的鲸类。鲸目中还包括海豚,杀人鲸和巨头鲸属于海豚科。鲸目主要分为两个子目:须鲸和齿鲸。须鲸的种类较少,但体型巨大,目前已知最小的种类体长也超过6米,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也属于。齿鲸类的体形差异比较大,最小的种类体长仅有3分米左右,最大的——抹香鲸也在20米以上。重量上,目前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也有两千公斤重。鲸类的祖先,极可能是产于北美、欧洲与亚洲的陆栖有蹄类动物——中爪兽科。中爪兽的成员有的娇小如家犬,也有的高大如熊,但是许多动物的演化过程都是由小而大,因而鲸类有可能是由小型的中爪兽演化而来。根据推测,这些齿数不多,在浅水区捕鱼的中爪兽,经由逐渐转变为水陆两栖的生活形式后,再于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变成今天的各种鲸与豚。

由于环境恶化和人类的大量捕杀,鲸目成员特别是一些大型成员由于经济价值高而受到广泛捕猎,许多鲸类已濒临灭绝。

国际捕鲸委员会(IWC)是一个负责管理捕鲸和鲸类保护的国际性组织。在商业捕鲸导致鲸数量锐减后,IWC决定采取行动保护鲸类。其中包括从1986年开始暂时性禁止商业捕鲸,分别于1979年和1994年建立了印度洋鲸类保护区和南大洋鲸类保护区。然而从1986年至今,因为日本、挪威等一些国家利用了IWC决议的漏洞,打着“科学捕鲸”的旗号已经捕杀了超过2,5000头鲸。

目前捕鲸的国家还有挪威、冰岛和日本,以及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和北加拿大的一些土著部落。

【流线体】

流线体通常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与水滴的形状有些相似。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汽车、火车、飞机机身、潜水艇、轮船等外形常做成流线型。这是物体的一种外部形状,通常表现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锐的棱角。流体在流线型物体表面主要表现为层流,没有或很少有湍流,这保证了物体受到较小的阻力。流线型物体通常较为美观,经常出现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中。

课文中提到,动物鲸就有一种理想“流线体”。

举例: 潜艇,飞机,鲸、某些汽车、(空气和水是流体,所以陆的上、海里也有流线体的存在).

(1)流体的阻力与物体的形状、正截面积大小、物体相对于流体的速度、流体的性质等有关(2)泳衣,船头,模仿鲔鱼体形的潜艇,流线型汽车

 

【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大会堂。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侧。

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场所。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

人民大会堂坐西朝东,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高46.5米,占的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要大。

人民大会堂每年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及五年一届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也在此召开。

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来源于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纪念日,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决定兴建十大建筑,展现19491959年十年来的建设成就。

这些建筑追求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人文环境相协调。人民大会堂为建国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完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设计、施工,195810月动工,19599月建成,仅用了10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人民大会堂集中了当时全国各的地建筑材料,建筑工人加班进行建设,仅仅用了10个月就完成了从设计图纸到从内到外所有装修及设备的安装调试。

人民大会堂壮观巍峨,建筑平面呈“山”字形,两翼略低,中部稍高,四面开门。外表为浅黄色花岗岩,上有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屋檐,下有5米高的花岗岩基座,周围环列有134根高大的圆形廊柱。人民大会堂正门面对天安门广场,正门门额上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正门迎面有十二根浅灰色大理石门柱,正门柱直径2米,高25米。四面门前有5米高的花岗岩台阶。人民大会堂建筑风格庄严雄伟,壮丽典雅,富有民族特色,以及四周层次分明的建筑,构成了一幅天安门广场整体的庄严绚丽的图画。内部设施齐全,有声、光、温控制和自动消防报警、灭火等现代化设施。

人民大会堂建筑主要由3部分组成:进门便是简洁典雅的中央大厅(只是门厅不设座位)。厅后是宽达76米、深60米的万人大会堂;大会场北翼是有五千个席位的大宴会厅;南翼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楼。大会堂内还有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命名、富有地方特色的厅堂。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文物局二OO七年十二月十九日将人民大会堂建筑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列入《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

    2016929日,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