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范文1
零花钱调查报告
开学以来,我发现有许多同学总会带一些零花钱去校外的小卖部里买零食或小玩具。我就想,这些同学的零花钱是从哪里来的呢?为此,我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调查
我利用这个周末的时间,通过电话和微信调查了从三、四、五三个年级抽取的五十名经常买零食和小玩具的同学。他们有的说:“是同学请我吃的,没花钱。”有的说:“是爸妈给的零花钱。”还有的说是压岁钱。甚至有人说是在路上捡的。可是,我觉得不能光听同学们的一面之词,就又询问了他们的家长。有的家长回答:“我没有给她钱呀!”也有的回答:“哦,怪不得我给他坐车的钱,他还是那么迟才回来,原来他把钱拿去买别的东西了。”还有的家长说:“怪不得经常发现钱包里的零钱少了,看来是他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偷拿了!”
根据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我统计了一下。发现偷拿爸爸妈妈钱的占百分之十五,在地上捡到钱不交给老师的有百分之四,把早餐和坐车的钱省下来买零食和玩具的占百分之四十,爸妈直接给零花钱的占百分之二十六,剩下的百分之十五的确是过年自己得到的压岁钱留下来的。
分析
1.首先我认为偷拿爸妈的钱当零花钱这种行为是最不好的,就是一种小偷行为。就算是爸妈的钱,也不能随便拿,这样会养成不劳而获、小偷小摸的坏习惯,害人害己。
2.有些同学把家长给他们的坐车钱或餐费用于买零食或玩具,这样既不安全,也不利于健康。不按时回家,会让父母担心。再说,吃小摊上的零食不利于健康。所以这样做真是得不偿失。
3.那种捡到钱不交公的行为,也容易养成不劳而获、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惯,也是必须反对的。
4.压岁钱、零花钱虽然可以自由支配,但是要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才能体现出它的真正价值。所以我坚决反对用这些钱买零食和小玩具。
结论
1.同学们买零食和小玩具的零花钱大多“来路不正”。有的是偷拿,有的是捡钱归己,有的是省下车费、餐费。这些行为都对小学生的成长有不利影响。
2.很多小学生不会支配零花钱,手里有了钱,就只会乱花。
建议
如果不及时制止或引导这些行为,小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我有以下几点建议:1.家长管好自己的钱,不给孩子偷拿或乱花的机会。对于约定的给孩子的各种零花钱或压岁钱也要要求孩子及时汇报用途。2.老师对同学们进行零花钱使用方面的教育,教会孩子正确、合理地使用零花钱。3.发动同学之间互相约束、监督,抵制“三无食品”,提倡健康生活。钱或压岁钱也要要求孩子及时汇报用途。2.老师对同学们进行零花钱使用方面的教育,教会孩子正确、合理地使用零花钱。3.发动同学之间互相约束、监督,抵制“三无食品”,提倡健康生活。
【点评】小作者很直观的做出了关于“零花钱调查报告”,能看出他为这个报告,是有真实的去调研,内容真实,直观,并且给出了合理的建议。说明小作者对于如何做调查报告有着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