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语文园地四—《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口语交际•习作四

进阶目标1    新闻

新闻,也叫消息,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让别人了解。新闻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三大特点。

你想跟大家分享一条什么新闻呢?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吧。

1.新闻也叫(      )。
2.新闻是一种(       )、(       )、(        )的文体。
3.新闻的三大特点是(      )、(      )、(      )。
【参考答案】
1.消息
2.记录社会  传播信息  反映时代
3.时效性  真实性  客观性
 
小作家范文

孤独的孩子

翻开中国近代历史的画卷,我们为旧中国的过去感到无比的屈辱。其中有一幅照片令人感到无比震惊、可怕。1937828日,在上海火车南站的人群中,一对年轻的夫妇抱着一个两岁的小男孩正准备进站。突然,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在火车南站上空投下了一枚枚炸弹。

原本人山人海、繁华热闹的站台,霎时变成了一片火海。人们跑的跑、叫的叫、乱作一团。那一对年轻的父母竭力呵护着自己的孩子,可是罪恶的子弹飞了过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夫妻俩争相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飞过来的子弹,然后倒在了血泊中。

这个可怜的男孩坐在一片废墟上,衣衫褴褛、遍体鳞伤,转瞬间,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把脸仰向天空,声嘶力竭地哭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呀!……别扔下我!”可是没有人回答他。

看完这一幕,我再次懂得了和平的可贵,也更加痛恨战争了。我多想这一幕从没有出现过啊!我们应该一起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这个世界到处充满阳光与鲜花!

点评:小作者由画面内容展开想象,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而且将自己憎恶战争的情感融入了字里行间。习作条理清楚,感情真挚,描写细致。结尾集中表达自己的看法,使主题更加鲜明。

 

一张旧照片

在抗日战争纪念馆里,一张旧照片给我带来无比的震撼。1937828日,天黑沉沉的,太阳被厚厚的乌云笼罩住了。但上海的火车南站依然还是热热闹闹的,准备上火车的人们一点都没意识到,一小对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正向火车站的入口处慢慢逼近。他们手里端着冲锋枪,腰间挂着子弹袋,用恶狼般的眼神迅速扫视着四周忙碌的人们。

伴随着“嗡嗡”的响声,几架颜色不同,形状各异的领结式战斗机正朝这边飞了过来。只见它们一个个像凶恶的老鹰盘旋在火车站的上空,不时地向人潮拥挤的地方仍几颗炸弹,然后又肆意的咆哮着飞走了。顿时,哭声闹声连成一片,一小时前还热热闹闹的火车站瞬间硝烟弥漫。

远远的听到从火车南站的废墟中传来一阵接一阵稚嫩的哭声,只见一个小男孩正跪坐在溅满鲜血的碎砖块上无助的哭着。

他衣衫褴褛,瘦小的肢体支撑着他大大的脑袋,显然他营养不良。他一边痛苦地叫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一边用他那脆弱的双手,扒扯着废墟,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泪水不停地从他的眼角滑落下,他一直在努力的寻找,但最终一无所获。只见他失落的瘫坐在地上,目光绝望的望着眼前的这片废墟。

不知道这个小男孩今后的命运会如何?可能会被好心的叔叔阿姨收养,也可能一直留在这里,也可能……

“当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近时,我们会伸开双臂静静的等待”。如果战争再一次在我们身边降临,我们一定会积极制止。我们渴望和平,厌恶战争。所以,同学们,为了我们祖国的和平,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祖国,壮大祖国!

点评:小作者通过自己看到的一张旧照片,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让我们仿佛闻到了战争的硝烟,听到了战争的炮声。结尾联系现实,呼唤和平,鼓舞我们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起,突出了文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