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文拓展】
(一)黄河
看到黄河二字,我马上想到了“壶口瀑布”的壮观与磅礴,想到了在烟波袅袅中似千军万马咆哮而过的一泻千里的黄河水,那种震颤心灵的感觉,多年过去,仍在耳畔混响。导游“千里黄河一壶收”的简介仍长久地占据着我对黄河的最深刻的记忆。
其实,作为宁夏人,首先应该感谢黄河赋予我们的生命和安居乐业的生活,“天下黄河富宁夏”,也正是因为被赋予母亲河称谓的黄河,用她乳汗般的温情与博爱,孕育了她的子民,使他们休养生息不必为旱涝而忧。正是这样被哺育的臣民,却不曾认真地看过黄河,这很使我羞愧!
于是,找了个合适的机会,真正认真地看了黄河,那段我身边一直流淌着的黄河。
刚到河边,一种低沉而浑厚的声音由远及近地传到了我的耳际,眼中只有一片浑浊而浓结了黄沙的水没了原来的波涛汹涌,疲惫地开始峰回路转,温柔而舒缓地流淌在宽窄不一的河道里,在来不及抽身而退的时候被走在前方的水推向后边,所以有了奇怪的一幕——那一湾水在所有的水都流向前方的时候,竟迫切而自然地流向后方,那是否是一种对河岸的依恋,亦或是离去前最缠绵的告别?以这种绝然的方式,给曾短暂依附过自己的岸一个深情的拥抱,然后粉身碎骨成一堆堆璨璨白雪般的水花,消魂于无形?
其它的河水仍按自己的方向,按自己的规划,或是河床的安排,推搡着,平静地向前,但分明,我听到了一种咆哮,一种来自河底的咆哮,看似平静的水面下不知又隐含着多少吞噬万物的巨大能量。河岸已被流经的河水冲刷得松软而落魄。概是因为水位下降,河中间隆起了宽阔的河滩,上面长着茂盛的杂草,张扬着生命的顽强。
如果河水一直这样流着,应该是简单的,无趣的,但是,这样流淌着的黄河却在一路的奔流中滋生了许多故事,使这种流动又有了可读性。一是引黄灌溉的伟大创举,借助水的特殊性,让生命因水而得以繁衍,“富了宁夏”的黄河水不仅给予了周边的人们一种生存必须的物质,更给了两岸江南般的美景,美丽了人们的心境。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四季分明,植被繁茂,山溪密布,旱有如网的河流输水,涝有山岗丘峦可退,古往今来,黄河他们如两岸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国人奋勇前进。黄河流域人杰地灵,沿着黄河的脉动,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苟况,著名政治家蔺相如,优秀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名垂千古的文化巨匠张衡、司马迁、杜甫、关汉卿以及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捐躯的杨靖宇、吉鸿昌……他们如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这是黄河的骄傲,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水蕴含的巨大能量以一种奔流的姿态暴露在世人面前。在人们了解了其秉性后,又用堤坝,提高了水位,把“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能量转换成生活所需的电,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流动变得更加高尚而令人敬畏,使黄河的故事被一而再地广为流传!
现在,看着黄河,静若仙子的温柔里,包容了太多过往,因被合理开发而得意着的黄河正汹涌向前,一如我清澈的梦想!
(二)黄河,母亲河
在我家的东侧有一条小河,小时候,我经常在小河里捉鱼、游泳。
爸爸:来自黄河。
我:那黄河水又来自哪儿呢?
爸爸:黄河之水天上来。
我:那天上的水呢?
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了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是冰雪融化积水以及雨水汇集而成。后来,我知道,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就在我努力学习,想要了解黄河的历史以及称之为“母亲河”的原因时,在我国,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98特大洪水。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才知道,我所在的坐标,离黄河只有两公里之遥。如此近的距离,当然也使我的家乡难逃“98洪水”的侵袭。依然记得,爸爸为宅基地被洪水日渐“吞噬”时的眉头紧锁,妈妈为庄稼被洪水淹没而面露愁容,而我却仍在天真地思考:“为什么黄河被称作母亲河?”可是现在的她哪有母亲的样子,简直是恶魔嘛!
接着是,水退去了,一切恢复正常。人们忙着排水排涝,补种或者抢收庄稼。黄河边上生活的人们或许已经习惯了这些,每年的他们辛勤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能不能取得好收成,还要看老天爷的心情,还要祈祷黄河母亲的眷顾。
虽然离黄河只有两公里之遥,但是要说我与黄河的第一次邂逅,要数我来到这个世界上10年之久之后的那个夏天。
那一年,我终于没禁得住伙伴的诱惑,来到黄河边上。初见黄河,感觉是“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因为我的家乡处于黄河下游,黄河流到这儿,已失去了在上游的汹涌以及中游的激荡,来到下游,她变得沉稳而且不再那么棱角分明,真似一位母亲,温文尔雅。一座浮桥横跨长江,恰似一条华美的腰带,束在腰间。这座浮桥,成为方圆几里内村民渡河的要道。
而当我走下河堤,真正亲近黄河,接触黄河,才知道那沉稳的外表下面,藏的是激荡的暗流,我们的母亲河并非那么和蔼。下游的她,外柔内刚,只有接近,才深切感受到那种“静水流深”的真谛。
是的,静水流深。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知不觉,她已经在世界的东方流淌了千年之久。她那沉稳的外表下,蕴藏的是千年的沧桑,那蜿蜒的长龙身下,不知埋藏了多少文明?或许,是黄河母亲早就知道那些文明值得珍藏,而用自己的身体将它们掩藏,抑或是她深谙历史进退的自然之规律,在默默推动着这世界的东方前进?
也就在那个夏天,我在母亲河的怀抱学会了游泳。从最初的胆怯,到逐渐熟悉,再到放开紧紧抓住岸边的双手,我成功地学会了狗刨、仰泳……
在那炎热的夏季,最渴望的是一处能够乘凉的去处,最佳的选择要数黄河河堤上的树下。唯有在那儿,才有那习习的风吹过,那风,源自黄河?我无从可知,只是那吹在身上,感到莫名的凉爽。
树枝摇动,垂柳颔首,仿佛是在对那源自黄土高原的水土表示欢迎抑或是想要挣脱土地的束缚,与黄河水做最亲近的接触。
有人说,黄河有时候太过于豪放,他肆意发散自己的情感,却忽略了她的流域那千千万万个儿女同胞。
然而,我却觉得,是黄河母亲,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历史。
不!不单单是书写历史,她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提醒着人们自然之规律。她以被自己儿女谩骂的代价向我们昭示着自然之于人的和谐与统一。
黄河,母亲河?
黄河,母亲河。
(三)聆听长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很小的时候就能背诵这首词。那滔滔的长江水,那奔腾的气势,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升腾起许多神秘的向往。
当我第一次站在江边,看着那清澈的长江水在我身边淙淙流过时,我才发现,白天的长江,平静温馨,那份安静让我澎湃不止的凡心在水声潺潺中,得到安宁。江边上,青灰色的石头安详而恬静,孤独而骄傲的望着每一个来江边的人。
徘徊在江边,已是暮色降临,一位老者,在江边踽踽而行,目光深邃,江风吹乱了他苍白的头发,沿着他的目光,我也去静静的凝望长江。我猜不出他面对长江所感受到的震撼,我只觉得我的思想犹如干涸的岩石,迸发不出一点湿润的智慧。一想到长江,心里会涌动着许多情思。那个从《诗经》里流淌的长江,那个子夜吴歌中沸腾的长江,温润了一代又一代南国女子的明眸。我不止一次想像着那个狂放不羁的李白曾经怎样洒脱的踩着半轮秋月,在彩云间,在两岸的清冷猿啼中穿过万重山,奔驰而去。惊起江边一个个浣纱女子,怅然望着江面上的飘逝的江帆,谁可知道,她们在一江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烟波里寻寻觅觅了多久,她们的眼睛里可曾是一种怎样的期盼啊。
几千年来永不停止的滔滔的江水,不知包蕴了多少故事,多少沧桑!你看不出看似宁静的江水里聚集着古代到今天的一种怎样复杂的历史,演示着人类何种顽强不息的生命过程,包含着大自然何种深邃的思想!聆听长江,有一种激动得想哭的感觉,在我的眼中蔓延、蔓延……或许因为,长江容纳了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沧桑!这里是祖辈为之生息的摇篮!这是一本博大的书,是我一生也读不完的书。
聆听长江,便是聆听历史。那场熊熊的大火,曾经染红了半江碧水。那一身素衣的周郎,也曾立在江边,眺望着狼狈而逃的曹操,大笑三声。那笑声飘荡在滚滚的江水上,一直飘荡到了今天。聆听长江,让你感到,这里也曾刀光剑影,也曾经历了恩爱情仇,也曾凶险澎湃。
偶尔江面上响起几声江轮的汽笛声,溅起几注高浪,惊起几只水鸟。但这并没有打破江上薄暮的宁静,这宁静,似乎来自上苍,溶于空气,渗透大地,无言的望着东逝的江水,心结随着江水飘浮:“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我想,我生命中或许也有一个住在长江尾的人,或许他在前生就已经叩开了我的心门。此时正翘首回旋,等我一生。那是一个我至今都无法准确定位的人,是一个与我的情感缠绕不清的人,一个命里注定要想念我的人,一个让我用终生的时间去想念他的人,一个永远占据我心梦,永远挥之不去的人,一个永远只能出现在我梦中,醒来总让我失望哭泣寻寻觅觅的人……穿透江水,他的影子,时而清晰,时而模糊,随波逐流的向我飘来。聆听长江,我听到了自己的怅然,听到了长江悠长的叹息。
时而有小小的鱼船出没在江水里。看重渔夫悠闲的将网撒向江里,我痴想,我是否也是网中之鱼呢?你什么时候才能划着一叶扁舟,在江中将我寻觅呢?我将我淡淡的忧伤融入了江水,顺着清冷的江风涌向了天际。长江,你知道吗?我想俯身,用带有体温的手,摸一摸你千年的流水,让凉凉的江水从我连心的手指间穿过。痴想着,你把我像一棵水草一样湿润漫淹,让我周身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清凉的水波里,我将会踏着你幽远的歌声,走入你的心里,让你与我的脉搏一起幸福的颤动。
长江,你知道吗,虽然我生在遥远的北方,虽然与你隔着千山万水,也许是因为前世的情缘,我总是若隐若现地感受到你与我只是咫尺之间,一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在前世已经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
聆听长江,耳畔又响起了那首词,心里涌起无限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