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
【西湖】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民间传说
西湖自古以来便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苏小小》。白蛇传中的“断桥相会”、“白娘子被压雷峰塔”等情节与西湖十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传说中梁祝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西湖边的万松书院。另外,杭州还流传岳飞、济公、乾隆下江南、杨乃武与“小白菜”等大量民间故事和《初阳台》、《双投桥》、《东坡肉》、《葱包桧儿》、《十八棵御茶》等传说。
西湖龙井,传说中的好茶。
生态西湖
西湖植物
西湖周边的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一年四季,各类花卉交替绽放飘香,不仅丰富了西湖的植物景观,也大大改善了杭州的环境质量。
桃花——西湖沿岸、苏堤、白堤等处,遍植柳树和桃树,形成了“一株杨柳一株桃”的代表性景观,另外夹种玉兰、樱花、芙蓉、木樨等多种观赏性植物。杭州桃花的花期一般为2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
荷花——杭州的传统食品有荷花糕,萧山跨湖桥遗址中曾出土莲子化石,至少在唐朝之前就有人工种植荷花,宋朝杨万里更有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西湖湖面上共有荷花14块区域、130亩,大部分处在北里湖与岳湖间。根据常年统计,6月初西湖荷花开始绽放,6月底进入盛花期,一直绽放送香到8月底9月初。
桂花——作为杭州市花,桂花是杭州的代表性植物之一。诗人白居易的“山寺月中寻桂子”说明早在唐朝,桂花就在杭州出现。桂树被大量种植在西湖沿岸各大公园,尤其以新西湖十景的“满陇桂雨”和杭州植物园最负盛名。桂花可分为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种,以金桂、银桂为佳。每年中秋前后,丹桂飘香,成为杭州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桂花除供观赏外,还具有食用价值。金桂、银桂香气浓郁,是加工调味品的天然原料。腌制过的桂花和白糖拌在一起,即成了杭州传统食品之一的糖桂花。西湖桂花的花期一般从9月上旬开始,到11月初结束。
梅花——宋朝在孤山隐居的“梅妻鹤子”林逋,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绝唱,也为西湖梅花增添了浓厚的人文积淀。灵峰、孤山和西溪是古来杭州赏梅的三大胜地。每年1月底至2月中旬的春节期间为梅花的开花期。
除上述四种传统名花外,西湖也引进种植了大量外来品种。杭州太子湾公园自1992年起引进了大量荷兰郁金香和日本樱花,成为一大新景观。上述两种花的开放时间为3月至4月末,郁金香主要在西湖南面的太子湾公园,樱花则分布在苏堤、柳浪闻莺等地点。此外,花港观鱼的牡丹亭(牡丹花)、柳浪闻莺的中日不再战碑(樱花)和杭州花圃(兰花)也都是知名的赏花去处。
动物
由于杭州市政府对于西湖的环境保护日益重视,西湖周边的生态环境也逐渐改善。在西湖中可以经常发现西湖野鸭、翠鸟、锦鲤鱼等动物出现。花港观鱼和玉泉等处可见识到多种名贵的观赏鱼类,而柳浪闻莺的巨型网笼“百鸟天堂”中喂养着数十种飞禽,增添了西湖的生气。另外在沿岸树木中,松鼠也成为游客们关注的对象之一。2005年10月,随着西湖综合整治工程的完成,西湖第一次大规模人工引入水鸟群落,在北里湖水面放养了80只白天鹅。
【玉泉】
杭州西湖的仙姑山北的清涟寺里,有一口长方形的水池,叫做“玉泉”。玉泉的水清澄澄,玉泉的水亮晶晶。1964年,在旧寺的基础上改建成一座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庭院,面积为0.73公顷。整组建筑采用粉墙漏窗,回廊环接,隔而不断,互相掩映,景中有景,园中有园,巧妙的布局给人以一种幽深宁静的感受。
新建的玉泉庭院,大门是个对景园门。从大门进去,迎面是一方形大窗框,框里的小天井中,安置着一块嵯峨湖石,几竿翠竹,宛若把一幅天然的竹石写意图推到游人眼前,让人几疑是走进了画卷深处。宽敞的南北亭尽头,在有限的空间里,建亭植树,配置松梅竹,呈现一派幽静雅致的氛围。由此进内,便为玉泉主景玉泉池。玉泉池畔回环着亭廊轩榭和大理石栏杆围槛。玉泉池呈一长方形,长约13米,宽约9米,深约3米,清亮的泉水从地下露头,晶莹明澈。相传在南齐建国前,有昙超和尚在玉泉开山筑庵,但无水源。偶遇神人,昙超请他解决寺内缺水问题,神人抚掌而泉水汩汩涌出,因此玉泉又名抚掌泉。自宋代开始,玉泉池中就放养了百余条数十斤重的大鱼。古诗"寺古碑残不记年,池清景媚且留连。金鳞惯爱初斜日,玉乳长涵太古天。投饵聚时霞作尾,避人深处月初弦。还将吾乐同鱼乐,三复庄生濠上篇",便是当年的泉池鱼乐的写照。泉池变鱼池,观鱼忘观泉,似乎主从倒置,然而在造园艺术上未尝不可。玉泉观鱼,数百年来吸引着四方游客,并以"玉泉鱼跃"列为西湖十八景之一。宋代有人题有一幅楹联,刻于池畔亭柱上:
鱼乐人亦乐;
泉清心共清。
明代著名诗人、书画家董其昌题联道:
鱼有化机参活泼;
人无俗虑悟清凉。
玉泉传说
早先,钱搪江口有一条深不见底的地沟,叫做“天开河”。在天开河里,住着一条草龙。草龙能翻江倒海,腾云驾雾, 本领很大,但他粗里粗气的,不懂得世事,整天在江里钻进,海里钻出,和大小鱼虾们嬉戏。
一天,有只官船押着两只驳船从钱塘江口经过。官船鸣锣喝道,神气十足,驳船上却是一片哭声。草龙见了很奇怪,左右一打听,才知道人间有个皇帝,皇帝 手下有许许多多官,这便是皇帝派官捉老百姓到京里去做苦工。草龙知道了这个缘故,心中十分气愤,他把尾巴一甩,“哗啦”一个大浪头扑过去,打翻官船,救下了两船百姓。草龙想:官船是给我打翻了,可是皇帝还在京城里!皇帝这样坏,我应该收掉他,换个好的。于是,他便驾起乌云,冲出天开河,向京城飞。
皇帝正在宫廷里和大臣妃子们饮酒作乐。宫娥彩女们吹的吹,弹的弹,唱的唱,好不快活,不防一霎时天色变了;狂风刮得大树折腰,倾盆大雨哗哗地落个不停,但见草龙驾着乌云,气势汹汹地闯进来,这下,吓得三千御林军抱头乱窜,皇帝更惊得目瞪口呆。幸而有个胆大的侍从,拉开弹弓朝草龙打了一弹丸。这一弹弓凑巧打中草龙的右眼,疼得他大吼一声,扭过头,“哗啦啦”!尾部扫去宫殿一只角,飞走了。 草龙逃回钱塘江口的天开河里,越想越思越恼火,咬咬牙,发誓要报仇。那时,清涟寺里往着一个会看病的老和尚,医术很高,草龙打听到有这么一个和尚,便变成一个粗黑的大汉,上门来求医,老和尚看他形状石怪,心里很怀疑,就问;“哎呀,哎呀,你这只眼睛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的呀,”草龙编个谎话,说是上山凿石头,不小心被碎石子爆的。 老和尚用钳子钳出草龙眼睛里的东西,一看是弹丸,就往地下一摔,说:“明明是颗弹丸,为啥说碎石子呀,你到底是什么人,不讲明白我不医!” 草龙见老和尚发了脾气,怕他真的不给自己医治,就把怎样被打了一颗弹丸的经过,老老实实地说出来。末了还说:“等你把我的眼睛医好了,我就去报仇。” 老和尚听了草龙的话,大吃一惊。心想:“我这寺院是皇帝造的,我享的是皇帝福,如今他要去伤害皇帝,这还了得!便想了下个计谋,假装向草龙笑笑说:“要我医好眼睛 不难,不过你拿什么来谢谢我呢?” “只要你能医好我的眼睛 ,你要什么奇珍异宝,我都给你。” “奇珍异宝我不要。这寺院缺水,你就先替我钻个泉眼吧!” 草龙不知是计,便满口答应了。老和尚选定一块地方,草龙就一个斤斗扎进泥土里去,清清的泉水便从他扎进去的洞口汩汩地涌上来。草龙越钻越深,朱水也越涌越大,很快汇成了一吕大池。这时老和尚急忙将佛前供奉的玲珑石塔移过来,在泉眼当中一竖,把草龙压在地下。 草龙上了老和尚的当,被压在地下再也出不来了。钻出来的那个泉眼,因为泉水象碧玉一般的清洌,人们就把它叫做“玉泉”。在玉泉附近还有两个水池,一个叫“珍珠泉”,一个叫“晴空喜雨泉”。据说草龙的头伏在珍珠泉下面,所以地面上一有震动,草龙惊醒过来,他在地下舒舒气,水面上就咕噜噜地冒出许多小小的气泡。晴空喜雨泉底下,正好盘着草龙的尾巴,因此在大晴天里,上面总是雾蒙蒙的。
【一丝不苟】
解释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丝:计量单位。
近义词
小心翼翼, 矜持不苟,一板一眼
反义词
马马虎虎;随随便便
成语故事
明朝时候,皇上下令禁止宰牛,就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
一个信奉回教的乡绅为了能够吃上牛肉,就托人送了五十斤牛肉贿赂知县汤奉。汤奉也是个回教徒,他也十分想吃这牛肉,但又不敢违抗皇帝的禁令。
这时乡绅张静斋与举人范进正来府中拜访。于是问张静斋:你是做过官的,有关禁止宰杀耕牛的事正该与你商量。刚才有几个信奉回教的人为了开禁,送来五十斤牛肉,请求我对他们稍微宽松些。你看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张静斋摇头道:这万万使不得。你我都是做官的人,心中应当只有皇上,哪里顾得上回教的人?想起洪武年间的刘老先生(指刘伯温),洪武私访到他家,正巧江南张王(指张士诚)送来一个菜坛子。当面打开一看,是一坛金子。皇上大为恼火,第二天就把刘老先生贬为青田县知县,后来又用毒药把他毒死了。
汤奉见张静斋说得头头是道,不得不信,于是急忙请教该如何处置为好。张静斋说道:世叔可在这件事上大作文章。把那位老者抓起来,打他几十板子,再把一面大枷给他带上了,把送来的牛肉堆在大枷上面,并且在旁边贴出一张告示,说明他大胆妄为,知法犯法,让他游街示众。如果上司知道你办事这样一丝不苟,那么你升官发财就指日可待了。
汤奉听了,连连点头:十分有理。便照此办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