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
【芦苇】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芦茎、芦根还可以用于造纸行业,以及生物制剂。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古时古人用芦苇制扫把。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余亚飞诗称:“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芦苇茎秆直立,植株高大,迎风摇曳,野趣横生。由于芦苇的叶、叶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所以它在净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在湖边长的比较多。
形态特征
多年生,根状茎十分发达。秆直立,高1-3 (8)米,直径1-4厘米,具20多节,基部和上部的节间较短,最长节间位于下部第4-6节,长20-25 (40)厘米,节下被腊粉。
叶鞘下部者短于而上部者,长于其节间;叶舌边缘密生一圈长约1毫米的短纤毛,两侧缘毛长3-5毫米,易脱落;叶片披针状线形,长30厘米,宽2厘米,无毛,顶端长渐尖成丝形。
圆锥花序大型,长20-40厘米,宽约10厘米,分枝多数,长5-20厘米,着生稠密下垂的小穗;小穗柄长2-4毫米,无毛;小穗长约12毫米,含4花;颖具3脉,第一颖长4毫米;第二颖长约7毫米;第一不孕外稃雄性,长约12毫米,第二外稃长11毫米,具3脉,顶端长渐尖,基盘延长,两侧密生等长于外稃的丝状柔毛,与无毛的小穗轴相连接处具明显关节,成熟后易自关节上脱落;内稃长约3毫米,两脊粗糙;雄蕊3,花药长1.5-2毫米,黄色;颖果长约1.5毫米。
【有关芦苇的诗词】
江村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江村晚眺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青溪主客歌
汪崇亮
野王手奏淮淝捷,门外归来有旌节。伸眉一笑紫髯秋,袖中犹挟柯亭月。
山阴主人载雪舟,掀篷系缆青溪头。平生耳热欠一识,若为牵挽行云留。
一声横玉西风里,芦花不动鸥飞起。马蹄依旧入青山,柳梢浸月天如水。
咏芦苇
余亚飞
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
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晋察冀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1937年10月,聂荣臻率八路军一一五晋察冀边区师部分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开辟晋察冀根据地。11月成立晋察冀军区,1938年1月成立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后发展为包括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等省各一部的广大地区,有108县,人口2,500余万。共作战32,000多次,歼日伪军35万余人,为重要的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制度最早实施的地区之一。
晋察冀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太行山麓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境内。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1938年1月10日-15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召开,大会选举了边区政府——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这次大会的旧址即在今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中学院内。现存砖木结构的民房九间。边区政府的成立,对敌后各抗日根据地起了榜样作用。
1939年1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迁驻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西北五公里的花山村,称花山旧址,为一三合院普通民居;次年秋,又迁往阜平县史家寨乡家北村,称家北旧址。旧址为窑洞建筑,窑洞分上下两层,共有窑洞35个。
晋察冀边区司令部建筑位于阜平县城南三十五华里的城南庄,旧址占地面积共1361.71平方米,均为土木石结构的平房。在这简陋的小屋里,毛主席曾写下了《1948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 、《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两篇重要著作。在当年的电话室,党中央、毛主席的许多指示、命令都是从这里传递出去的。
为纪念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的光辉实践,建立了城南庄纪念馆,纪念馆除包括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居住、办公的全部旧址院落及通往后山的防空洞外,并于旧址前增设了展室、接待室等,共计5,253平方米。
战果
在八年抗战中,边区军民和日伪作战32,000余次,毙伤日伪军30万余人,对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边区军民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等一系列游击战法,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鸡冠花】
鸡冠花,中文别名:鸡髻花、老来红、芦花鸡冠、笔鸡冠、小头鸡冠、凤尾鸡冠、大鸡公花、鸡角根、红鸡冠。一年草本植物,夏秋季开花,花多为红色,呈鸡冠状,故称鸡冠花。原产非洲,美洲热带和印度。喜阳光充足、湿热,不耐霜冻。不耐瘠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世界各地广为栽培,普通庭园植物。另外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80cm。全株无毛,粗壮。分枝少,近上部扁平,绿色或带红色,有棱纹凸起。单叶互生,具柄;叶片长5-13cm,宽2-6cm,先端渐尖或长尖,基部渐窄成柄,全缘。中部以下多花;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干膜质,宿存;胞果卵形,长约3mm,熟时盖裂,包于宿存花被内。种子肾形,黑色,光泽。
该种和青箱极相近,但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宽2-6厘米;花多数,极密生,成扁平肉质鸡冠状、卷冠状或羽毛状的穗状花序,一个大花序下面有数个较小的分枝,圆锥状矩圆形,表面羽毛状; 花被片红色、紫色、黄色、橙色或红色黄色相间。花果期7-9月。
品种分类
鸡冠花的品种因花序形态不同,可分为扫帚鸡冠、面鸡冠、鸳鸯鸡冠、缨络鸡冠等。
依据外形
一、球状花型:花冠部分特别紧密而呈球状的种类,即称为“久留米鸡冠花”,花坛及切花栽培均很普遍。
二、羽状花型:花形呈羽毛状,花冠似火焰般,色彩鲜明,无论是花坛栽培或做切花,都很讨人喜欢。
三、矛状花型:花冠类似杉树形的圆锥状,花穗短而紧缩,有特别适合切花的。
植物文化
鸡冠花鸡冠花花语
鸡冠花生长于秋天,当夏天的热情被秋风萧瑟所代替,人们心情日渐忧郁时,鸡冠花如似火的绽放着,火红般的颜色、花团锦簇,人们因此赋予它“真爱永恒”的花语。
鸡冠花画作
大羽。陈大羽(1912-2001),广东省潮阳县人,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1945年至1947年向齐白石学画。曾在中小学任美术教员,长期从事美术教学和国画创作。1935年任上海美专副教授。拜师齐白石。1950年任上海美专副教授。1958年调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教授。中国美协会员,美协、书协江苏分会副主席,中国书协常务理事。擅长大写意花鸟、书法和篆刻。
《咏鸡冠花三首》
其一
红红发髻绿绿袄,昂立花间不会跑。
其二
绿绿羽叶冠红红,读书学子最钟情。
犹如三更报晓鸡,此时无鸣胜有鸣。
其三
庭院广栽美奇葩,学子最爱鸡冠花。
唤醒学童早读书,立志成才报国家。
——张志真
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穆校河的河畔,住有一位姓刘的小女孩。有一天小女孩往鸡冠山采摘野菜,她越走越远结果迷途山中,因她饿得没有办法,于是她采摘野果野菜充饥。由于她什么都吃,喝的河水又不清洁,结果拉起了肚子,腹痛难当。她突然在河边发现了一种紫色鸡冠式的野花,她想,采一些花吃下,或能治好拉肚子。于是她采了一些花吃了下去,果然肚子就不那么痛了,之后她又连续吃了那紫色的花,结果肚子就不拉了。但因她数天没有吃饭,已没有力气走路了,于是她靠在一棵树下的草棚内,突然听到草中传来响声,误以为野兽来袭,她慌张地钻进草棚旁的树洞里,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近,原来是人的脚步声,于是她爬出树洞,钻出了头子后就没有力气了,她的父亲和乡亲抱了她出来。回家后,小女孩休息了数天,精神逐渐好了起来,小女孩向母亲说起她在山中,因吃了野果拉肚子,及后吃了紫色的花治好了病的事情。小女孩的母亲由于经常拉肚子,听后,过了数天和丈夫一同上了鸡冠山,采了一些连根带回家中,栽种于家门前。小女孩的母亲连续数天使用紫色的花煎汤服用,结果拉肚子的毛病没有再犯,其后她将那种花能治病的消息告诉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