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美金的价值
一天,爸爸下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他很累也有点儿(yǒudiǎnr)烦,他发现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正等着他。
“爸,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爸,您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您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儿(xiǎoháir)哀求道。“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二十美金。”
“哦,”小孩儿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十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睡觉去。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辛苦工作,没时间和你玩儿(wánr)小孩子的游戏。”
小孩儿默默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
父亲坐下来还在生气。后来,他平静下来了。心想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父亲走进孩子的房间:“你睡了吗?”“爸,还没有,我还醒着。”孩子回答。
“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爸爸接着说,“我把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是10美金。“
“爸爸,谢谢您。”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问我要呢?”爸爸怒气冲冲地问。
“因为这之前还不够,现在足够了。”小孩接着又说,“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了吗?明天请你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
金子
自从传言有人在萨文河畔散步时无意发现了金子(jīnzi)后,这里便常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掏金者。他们都想成为富翁,于是寻遍了整个河床,还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借助它们找到更多的金子。的确,有一些人找到了,但另外一些人因为(yīn·wèi)一无所得而只好扫兴归去。 也有不甘心落后的,便驻扎(zhùzhā)在这里,继续寻找。彼得·弗雷特就是其中一员。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工作。他为了找金子,已把所有的钱都押在这块土地上。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直到土地全变成了坑坑洼洼(kēnɡkēnɡ- wāwā),他失望了——他翻遍了整块土地,但连一丁点儿(yīdīnɡdiǎnr)金子都没看见。
六个月后,他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于是他准备离开这儿(zhèr)到别处去谋生。
就在他即将(jíjiānɡ)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终于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看上去好像和以前不一样:坑坑洼洼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一层绿茸茸(lǜrónɡrónɡ)的小草。
“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忽有所悟地说,“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并且拿到镇上去卖给那些富人,他们一定会买些花装扮他们华丽的客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一定会赚(zhuàn)许多钱。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富人……”
于是他留了下来。彼得花了不少精力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各色鲜花。
五年以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了一个富翁。“我是唯一的一个找到真金的人!”他时常不无骄傲地告诉(ɡàosu)别人,“别人在这儿找不到金子后便远远地离开,而我的‘金子’是在这块土地里,只有诚实的人用勤劳才能采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