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3课 燕子

燕子|五线谱|一圈一圈

【燕子】

燕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鸟类。从科学角度来看,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相似。燕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昆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在树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每产37卵。除最寒冷地区和极偏远岛屿外,世界性分布。温带种为远距离迁徙候鸟。家燕的喉和额棕色,头蓝色,叉尾,迁徙范围几遍世界;美国亚种称仓燕,在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石燕属筑长颈瓶形泥巢。

燕子是人类的益鸟。它们多见于居民点附近的空中、建筑物、电线上等。耐飞,觅食和营巢时来回不停,往往在飞行时伴随发出“咝咝”声。寻食时,一面飞行一面张着嘴把飞虫迎入嘴内。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群众时代有保护燕子的习惯。

当秋风萧瑟、树叶飘零时,燕子成群的向南方飞去,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柳枝发芽的时候,它们又飞回原来生活过的地方。家燕返回家乡后,头一件“大事”便是雌鸟和雄鸟共同建造自己的家园,有时补补旧巢,有时建一个新的巢穴。家燕们不断的用嘴衔来泥土、草茎、羽毛等,再混上自己的唾液。没多久,一个崭新的碗形的窝便出现在你家的屋檐下了。

【五线谱】

五线谱我们在音乐课上一定见过。五线谱,顾名思义是由五条线组成的。它是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最下面第一条线叫做“第一线”,往上数第二条线叫“第二线”,再往上数是“第三线”、“第四线”,最上面一条线是“第五线”。

由于音符非常多,所以“线”与线之间的缝隙也绝对不能浪费的,也就是“线”与“线”之间的地方叫做“间”,这些间也是自下往上数的。同“线”一样,最下面的一间叫做“第一间”,往上数是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上加第1,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

五线谱最早的发源的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歌词发音的高低长短是用ABC…等字母表示的,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Neuma),这就是五线谱的雏形。“Neuma”源自希腊语,意为符号,是用绘图的形式表示的初期纽姆形状。

但是,相对于简谱,五线谱的优势是在视觉上音的高低有明白地显示。比如那些复杂的和声(在一个位置上有几个音同时出现)很容易识别,视觉非常清楚;在表示旋律方面尤其是高高低低的众多音的形态更是一目了然,因此在国际上广为使用的基本都是五线谱。可以说五线谱是音乐中的“世界语”。 但除基本谱表的五条线外,上、下方常会出现繁杂的临时加线,谱号后面及谱中,还有密密麻麻的调号或临时升降记号,不同音组的同一音处于不同的位置,缺乏规律性,初学者使用起来十分困难,需要长时间反复练习。

五线谱和我们生活中的电线很像,因而常常用来代指电线。

【一圈一圈】

课文中的一圈一圈指的是水波有中间向四周荡开的样子,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水波的样子。这是一个叠词,将一圈重复,充满韵律,形成了ABAB式的短语。

常见的ABAB式短语有两类。一类是形容事物的: 一块一块、碧绿碧绿 、雪白雪白、火红火红、 湛蓝湛蓝 、金黄金黄、喀嚓喀嚓、呼啦呼啦 。还有一类是形容动作的:研究研究 、思考思考 商量商量 、打扫打扫、 检查检查、 祝贺祝贺 、研究研究 、抖擞抖擞 、舒活舒活 、整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