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16*.《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漂流记》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鲁滨孙漂流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该单元以“外国名篇名著”为主题展开的。《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长篇小说,本课内容由梗概和精彩片段组成。《鲁滨孙漂流记》叙述17世纪有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点生产和生活资料,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凭着艰苦的劳动,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使荒岛面貌有了改变,他的生活也有了改变。经过二十八年的孤苦生活,他终于脱险,返回故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以及学生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断,了解大意。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设定为: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四、说教学策略

在教法上本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法上主要是: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感悟。

五、说教学过程

(一)设疑谈话、导出新课。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一个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如果一个人失去这个最基本的条件,还能生存下去吗?但是就有一个人在一个荒岛上,没有吃的、住的、又有野兽出没,却生活了二十几年,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鲁滨孙去体验一下那惊险的荒岛生涯,一同走进《鲁滨孙漂流记》。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快速引入课文情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默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完请同学来描述一下文章中鲁滨孙的经历。

鲁滨孙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人物整体把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课文是需要细细品味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品读,去感悟鲁滨孙的精神。下面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段,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在理解中要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课外查阅到的资料,结合生活实际去体会、去感悟。

(四)交流成果,共享收获。

1)同桌交流感受

刚才老师在下面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大家都学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把自己的成果与大伙分享是最大的快乐,下面谁先来谈谈.注意:汇报时,其他的同学也可以进行补充。(重点段落2-8自然段)(把握住所、食物、安全、孤独问题及解决来板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理念,本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这样设计实施了开放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与感悟,他们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才能得到发展,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受到了人文精神的熏陶。

(五)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老师讲故事:没有开启冷冻功能的冷藏车冻死工人的故事。

对比质疑:同样是身处险境,为什么鲁滨孙能活下来?而工人却在一夜间丢了性命?

抛出中心议题:“是什么让鲁滨孙活了下来?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讨论。

小结:

阅读教学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获得一个阅读的结果,而是经历一次阅读的过程。通过课外故事的引入,在两则故事结果的悬殊对比中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让鲁滨孙在孤岛上活了下来?”这个问题问域宽,答距长,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很有思维训练的价值。学生开始认真解读文本,自己思考得出结论。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对鲁滨孙的认识是自己发现的,是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得出的结果。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学习过程,充满了学习发现的无穷乐趣。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自己的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解读文本,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自己获得真理。课堂上真正呈现了学情,展示出学生的学习过程。

(六)总结谈话,升华主题

鲁滨孙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

六、说板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

                             勇敢坚毅

                             乐观积极

                          靠智慧解决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