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回顾·拓展三

回顾·拓展三说课设计

一、说教学目标

1.阅读《囚歌》,理解诗歌,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革命者不怕牺牲、坚持革命的高贵品质。

2.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以革命为题材的小说。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佩和赞叹之情,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二、说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囚歌》这首诗。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坚定信念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叶挺将军的有关资料。(2)搜集小说《红岩》的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1)熟读《囚歌》这首诗。(2)搜集《红岩》一书中描写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及他们的革命事迹。

四、说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引入新课

导语:革命战争时期,许多爱国志士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和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之情。阅读这些诗歌,我们会在作者精练的语言中看到他们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今天,我们就带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阅读叶挺将军的《囚歌》。

设计意图:以教师激情的语言为诗歌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朗读诗歌,体会感情

1.朗读《囚歌》,了解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诗。

(2)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叶挺将军和《囚歌》的写作背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借助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4)交流: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

生:叶挺将军告诉我们并不是他不爱自由,只是用跪在敌人面前出卖灵魂的方式换取的自由,他宁愿不要。这说明了叶挺将军的立场十分坚定。

生:这首诗是1942年叶挺在重庆囚室中写下的。它表明了叶挺将军为了坚持真理,维护信仰、尊严,宁愿“坐穿牢底”的决心。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囚歌》。

设计意图:借助词语感知诗歌、品味诗歌,从而获得与作者相通的情感体验。

(三)激发兴趣,拓展阅读

1.导语:“阅读是一种品味、一种心境,它伴随着人的成长。”同学们,作为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红岩》,真实地再现了革命者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同国民党军警、特务、叛徒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突出描写了共产党员的英勇气概,写出了共产党员对革命必胜的信心。根据课下同学们对这部作品的阅读情况,我们今天展开读书汇报活动。

2.小组交流,选择以下任何一个主题,展开本组交流活动。

(1)讲《红岩》中的故事。

(2)赞《红岩》中的英雄。

(3)读《红岩》中的片段。

设计意图:小组互动交流过程中,体会《红岩》的精神价值,感悟革命书籍的魅力。

(四)布置作业

1.读革命题材小说,以小组为单位,办一期手抄报。

2.阅读革命故事书籍,并结合故事内容和自己的感悟向同伴做“好书推荐”。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以革命为题材的小说,拓展学生读书范文,丰富学生读书内容。

五、说教学反思

对于“日积月累”的教学,学生能够很快进入角色,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但小学生毕竟还小,他们对过去知之不多,感之不深,对诗歌的认识一般还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因此,课前要引领学生做充分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学生获得初步体验后,再进行充分交流,才能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