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人对教师的称谓
老师——最广泛流行的敬称。
园丁——最质朴无华的褒称。
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
春蚕——最纯挚的称谓。
春雨——最生动形象的默称。
人梯——最高评价的专称。
慈母——最真情感人的爱称。
孺子牛——最具中国特色的喻称。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
2.精彩片段赏析
师:(教师板书:猫猬兽)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件让作者终生难忘的事,谁来朗读一下?其他同学仔细听,用心灵去感受课文内容。(课件出示:小提示)
(指名朗读。)
师:你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学生们的气愤!怀特森先生很聪明,真是用心良苦啊!
师:哪句话让你感到最气愤?谁能用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
(生朗读。)
师:声音大些。再试一下。
(生再次尝试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下。(师生齐读)
师:真好,声音洪亮有气势!刚才大家都体会了“我”对怀特森先生的不解与气愤,而课文的题目是《我最好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呢?文中的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呢?咱们分组讨论一下,找出你们组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汇报。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生:(朗读)“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我们组认为这句话最能体现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师:请你模仿怀特森先生的语气读出来,好吗?
(生朗读。)
师:语气很严肃!真是怀特森先生的知音!谁再来试一试?
(指名朗读。)
师:义正词严,你真厉害!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师生齐读: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师:你们组表现得不错!哪个组还有补充?
生:(朗读)“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怀特森先生的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犯过一次不动脑的错误,不能再犯了。而且我们要养成做任何事都善于质疑的好习惯。
师:你读得很投入,分析得也很有见地!老师很欣赏你!
生:我们组认为这句话最重要:(朗读)“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怀特森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怀疑精神的重要性,要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去获取知识。
师:说得太准确了,老师喜欢你!大家自己读一遍,把道理铭记于心。让我们齐读一遍,告诉所有的人,记住怀特森先生告诉我们的话——
(师生齐读: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师:我们今天学的课文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在写法上有什么联系吗?
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运用了三个事例来揭示一个道理,而本文是用一个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大家一定要认真观察,用心体会哦!
这里是老师最喜欢吃的苹果,大家闻一闻,看谁能最快地闻到它的味道,并大声地告诉我。
(生沸腾。)
师:其实老师拿的不是苹果,而是一个橙子。(用微笑代替语言)请大家根据刚才的游戏,运用这节课学到的写法进行一次练笔,作为我们的课后作业,明天再交流。
赏析:教学中,教师营造了一种民主、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赏识,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适时、有效,教师的指导恰到好处。尤其在学生汇报这一环节,教师的“导”,引领学生一步步达成教学目标——怀特森先生的好具体表现在哪?教师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读出自己的理解来”,使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能够牢牢把握教学重点,给学生一个自主阅读探究的空间。尤其利用“苹果事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练笔,内化文章写法,更是值得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