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慢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独特的文化艺术,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吾尔族舞蹈等闻名中外。
2.精彩片段赏析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小标题中的这个“土”字。这里的“土”指的是哪种土呢?
生全体:沙漠的尘土。
师:这些尘土和维吾尔人有什么联系呢?
生:维吾尔人每天都要清扫沙土,出门都要带防尘的面纱和花帽。
师:嗯,这是沙土给维吾尔人带来的麻烦。那沙土有没有给维吾尔人带来什么好处呢?你能不能为大家朗读一下。
师:维吾尔人的吃离不开沙土,穿也离不开沙土。可有一样和沙土有关的东西他们是不喜欢的,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全体:沙尘暴。
师:在座的同学中有谁亲身经历过沙尘暴?
生全体:没有。
师:对于我们这些生长在平原地区的人而言,沙尘暴的确难得一见,那大家想不想看一下沙尘暴的威力?
生全体:想!(播放沙尘暴视频。)
师:沙尘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震撼、恐惧。
师:那维吾尔人面对沙尘暴时是怎样做的呢?
生:忽闻一阵马车飞奔、铜铃丁冬,车上一个汉子嘶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马车远去,风中的歌声仍在夜空中渺渺回荡……虽然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但在这样的夜里竟能听到如此热烈激昂的歌唱,我不由得惊奇进而肃然起敬了。
师:哪位同学愿意展现一下这位维吾尔族汉子特有的豪气和乐观,试着迎风引吭一下?
生:(仰身做出驾马车甩动皮鞭的姿势)驾!
师:热烈激昂一点儿。
师:看来他不知道该喊什么,大家来为他设计一句台词吧!
师:能不能套用高尔基的《海燕》这首诗中的一句啊?
生全体:让沙尘暴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师:再有气势一点!
生全体:让沙尘暴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师:很好,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体会把这句话热烈激昂地喊一遍呢!
生:让沙尘暴来得更猛烈一些吧!(师生全体为其出色的表现而鼓掌。)
师:维吾尔人吃馕,在沙漠上晒衣服,对着沙尘暴迎风引吭,这些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生:我觉得他们很有豪气,很粗犷,非常热爱大自然。
师:能不能从文中圈画出表达这个意思的词句,这位同学你来试一试好吗?
生:我找到了“豪气与乐观”和“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
师:由此我们已经完成第一个小标题的扩写:维吾尔人有着土一样的豪气、乐观、质朴、粗犷……
赏析:《和田的维吾尔人》是一篇展现民风民俗的课文。重点是了解新疆和田的地域特色和维吾尔人的风俗习惯,体会作者对维吾尔人乐观豁达精神的由衷赞美之情。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效地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填补了学生对新疆认识的空白。学生面对这样强烈的视觉冲击,准确地把握了和田维吾尔人“土”的特点,并由此能感悟到和田维吾尔人虽然生活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却仍然能保持豁达乐观的精神的可贵。教者在课堂教学中还运用体悟的方法,让学生表演维吾尔族汉子面对沙尘暴迎风引吭的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让学生在浓厚的人文环境和独特的语言形式中领略这个民族的魅力,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