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与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
突出成就:丰子恺一生涉猎文学、绘画、音乐、翻译、书法等多个艺术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书法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
名言佳句: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
2.精彩片段赏析
师:现在请大家讨论:“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优点与不足?”先自己思考,用“ ”画出优点,用“____”画出不足,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生:我喜欢无名指和小指。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生: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其他手指。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师:作者在描写无名指和小指时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生:设问,强调两根手指好看!
师:那么这两根手指有没有不如其他手指的地方呢?
生:能力薄弱。
师:你们还喜欢哪根手指?
生:我最喜欢大拇指,因为他最肯吃苦。例如拉胡琴……叫他用劲扳住。
师:很好,你能不能告诉大家,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生:排比。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师:那么大拇指有没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呢?
生:形状算不上美。
师:还喜欢哪根?
生:我最喜欢中指。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师:大家知道“养尊处优”是什么意思吗?
生: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师:中指的位置很优越,那他一定很乐于劳动吧?
生:不是。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师:所以我们看出中指的优点是……
生:养尊处优。
师:不足呢?
生:出工不出力。
师:作者在描写中指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指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师:说得真棒!有没有喜欢食指的同学?交流一下。
生:我最喜欢食指。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
师:回答得真好,还有其他地方吗?
生: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师:原来食指要做这么多工作啊,真了不起!看来食指是完美无瑕的喽,是吗?
生:不是,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
师:大家知道“窈窕”是什么意思吗?
生:文静而美好。
师:原来食指也有不如其他手指的地方。那么食指的优点是?
生:机敏。
师:不足呢?
生:曲线强硬。
赏析:《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地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本文的重点是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教者抓住这一重点,采用引导、自主、合作的教学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品读感悟,使学生轻松理解了本课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