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1.文言文两则

1.作者简介

1)孟子

生平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思想成就: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主要作品: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孟子》。

2)列子

生平简介: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思想成就:战国前期思想家,被道家尊为前辈。

主要作品:《列子》。

2.课文背景

《学奕》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两小儿辩日》是我国先秦时期的故事,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著,书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

3.精彩片段赏析

师:同学们刚才进行了深入阅读,下面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再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看看大家能不能依靠集体的智慧解决!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生:我知道,这位教下棋的老师叫弈秋,他是全国最有名的棋手,这些信息我是从第一句话中读出来的,我通过看书下面的注释和查字典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

师:你很会学习,知道借助注释和字典,那你能用你的朗读让大家知道弈秋是全国最有名的棋手吗?(生朗读)

师:很好!大家也能用他的语调告诉我弈秋是最有名的棋手吗?(齐声朗读)

师:让我们接着汇报……

生:我知道两个人的学习态度截然相反,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心不在焉。

师:说得很好!这些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抓关键词语,再通过对比分析知道的。“专心致志”是说注意力非常集中,“惟”是“只”的意思,从这两个词语足以看出这个人的学习态度极其认真。而另一个人则是“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心里面想着天鹅,想着拉弓射天鹅,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一个“虽”字说明了第二个人的学习态度与第一个人截然不同。

师:你的方法很管用啊!抓住几个关键词就把句子意思弄懂啦!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两个人的学习态度分别能用哪些词语来概括?

生:第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可以用“专心致志、全心全意、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一心一意”等词语来概括。

生:第二个人的学习态度用下面的词语来概括更贴切:心猿意马、三心二意。

生:我还有补充:走马观花和漫不经心两个词语也行。

师: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不少!那你们能读出两个人不同的态度吗?

师:真不错!你们不但会用很好的方法读懂课文,还很会合作呀!集体的智慧真了不起!

赏析:《学弈》这则文言文主要写了弈秋教两个人下棋时,两个人的不同态度导致的不同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教师采用引导、自主、合作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读感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汇报合作学习所得及学习方法。教师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教师避开繁琐的讲解,用巧妙的问题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