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奇异的激光

奇异的激光

上海世博会|迎刃而解|钻石

【上海世博会】

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1851年,英国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世界博览会,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始于1851年。中国广东商人徐荣村精选了12包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赶赴世博会参展。最后,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目的为: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上海世界博览会吉祥物为“海宝”,即取“四海之宝”意,主体为蓝色“人”字造型。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迎刃而解

迎刃而解意为把竹子劈开口,下面的一段竹子就迎着刀刃裂开了。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或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故事:公元280年,西晋镇南大将军杜预向晋武帝司马炎建议,讨伐东吴。他调兵遣将,10天功夫就占领了长江流域的大片地方。当时有人建议收兵待来年春天再战。杜预认为要乘胜追击,趁士气高涨时出兵就能迎刃而解,不久就一举占了东吴。

近义词:迎刃冰解、一通百通。反义词:百思不解。

例句:只要这位教士到场,任你事情如何棘手,亦无不~的。——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钻石】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钻石在天然矿物中的硬度最高, 其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就会碎裂。源于古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是公认的宝石之王,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卡,或译克拉、克拉,是钻石的质量单位。一卡相等于200毫克。

世界各地均有钻石产出,产量前五位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扎伊尔、博茨瓦纳、俄罗斯、南非。这五个国家的钻石产量占全世界钻石产量的90%左右。对于钻石的毛坯和宝石级钻石所占比例来说,最好的钻石来自于纳米比亚冲积矿床中开采出来的钻石。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钻石的国家,3000年前,印度是钻石的唯一产地。至1725年巴西钻石的发现及开采,使巴西取代印度,成为当时全球钻石的最重要产地。1867年以后,南非发现了冲积砂矿床和大量原生金伯利岩筒使得南非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钻石生产国。

“非洲之星”是世界上最大的切割钻石。1905年1月,南非普列米尔金刚石矿山的监督员佛烈德维尔在矿场散步时,发现一件闪光物体,起初以为是玻璃瓶。后来发现竟是一块大如拳头的金刚石。这块石头被命名为“库利南”。“库利南”被劈开后,由三个熟练的工匠,每天工作14小时,磨了8个月。一共磨成了9粒大钻石和96粒小钻石。其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第Ⅰ”,水滴形,重530.2克拉。它有74个刻面,镶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现被珍藏于英国的白金汉宫。次大的一粒叫做“非洲之星第Ⅱ”,方形,64个面,重317.40克拉,镶在英帝国王冠上。

综合拓展:

关于未来科技的电影

《机器人总动员》

影片《机器人总动员》是由安德鲁·斯坦顿编导的科幻动画电影·贝尔特、艾丽莎·奈特和杰夫·格尔林等联袂献声配音。故事讲述了公元2700年,地球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场,已经到了无法居住的地步,人类只能大举迁移到别的星球,然后委托一家机器人垃圾清理公司善后,直至地球的环境系统重新达到生态平衡。地球上的清扫型机器人瓦力偶遇并爱上了机器人夏娃后,追随她进入太空历险的一系列故事。

《少数派报告》

影片改编自菲利普·迪克的短篇小说《少数派报告》,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克鲁斯、柯林·法瑞尔、萨曼莎·莫顿等主演的科幻悬疑电影。讲述了2054年的华盛顿特区,谋杀已经消失了。未来是可以预知的,而罪犯在实施犯罪前就已受到了惩罚。司法部内的专职精英们,预防犯罪小组负责破译所有犯罪的证据,从间接的意象到时间、地点和其它的细节,这些证据都由“预测人”负责解析。他们是三个超自然的人,在预测谋杀想象方面还从未失过手。约翰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已是昔日同事的抓捕对象。约翰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到能证明自己清白的那份少数派报告。

关于儒勒·凡尔纳

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一些人称作“科幻小说之父”。

科学幻想小说并非从凡尔纳开始,但在幻想的规模、科学的语言性上,凡尔纳大大超过了前人。凡尔纳的才能在于,他根据科学发展的规律与必然的趋势做出了种种在当时是奇妙无比的构想。这些构想到了20世纪几乎全都成为了现实。凡尔纳对于科学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例如,为了写从地球飞行到月球的故事,他就先仔细研究过空气动力、飞行速度、太空中的失重以及物体溅落等等科技问题。正是基于此,他的科学幻想就是科学的预言。同时,凡尔纳的作品并非枯燥的科学的图解,而基本上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性质。他在科学畅想的框架里编织复杂、曲折而又有趣的故事,情节惊险,充满奇特的偶合,再衬以非凡的大自然奇景,造成一种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兼之流畅的文笔,叙述轻快,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显示,全世界范围内,凡尔纳作品的译本已累计达4751种,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次数最多法语作家。在法国,2005年被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百年忌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