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4
黄山游记
黄山,以雄奇壮丽驰名世界,多少人想去登临游览啊!没想到,我居然有机会跟妈妈一起去游览,这多么令人兴奋啊!
一进黄山,我简直不知道看什么好了。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飞流直泻的瀑布。它像一条银色的绸带,从云天里抖落下来,夹带着哗哗的水声,急流奔腾,气势雄伟,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顺着山沟蜿蜒而流,成了温顺柔和的泉水。那泉水真清,水底沙石清晰可见,我忍不住把脚伸了进去。呵,冰凉冰凉的,真比吃冰棒还痛快!
我爬过上海长风公园的铁臂山,可没见过黄山这样陡峭的峰峦!黄山真高啊,一座座山峰直入云霄,不见绝顶,铁臂山和它相比只能算是一个小土堆了!黄山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有的像武松打虎……真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黄山真险啊,上“天都峰”的路几乎是直上直下,得拉着铁索,才能爬上去。最险的要数“鲫鱼背”,这是在两个山峰间架起的天桥,高达一千八百多米,两面悬空,低头向下一望,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登上“天都峰”的人,回头一望,都会发出惊呼:“好险啊!”
黄山的云海又是另一番景致。近看,它像层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大风吹过,雾气飘散,奇妙景象又忽然展现在眼前:远看,朵朵白云像对对白色的蝴蝶,围绕山峦,翩翩起舞;高处看,层云就像波涛滚滚的大海,一座座峻山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黄山,美丽奇妙、雄伟壮观的黄山,我爱你!即使走到天涯海角,我也永远忘不了你!
【总评】本文采取以点概面的写法,重点描绘黄山四景:瀑布写其壮观,泉水写其清澈,山峰写其陡峭,云海写其变幻、奇妙。而对山峰的陡峭,则着力刻画其“高、奇、险”的特征。这样就将黄山的无限风光尽揽笔底,使读者如临其境。
游周庄
4月4日早上7点,我和妈妈就踏上了去周庄的旅途。
经过两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周庄。它距离苏州城38千米,位于昆山市境内西南37千米处,是个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它四面环水,河道成“井”字形,居民傍河而住,河道上横跨14座古桥,构成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画。
听导游说,周庄最著名的三个景点是沈厅、张厅和双桥。导游先带我们来到了沈厅。
沈厅建于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清末改名“松茂堂”,坐东朝西,临河跨街,它有五个门楼。沈厅前为水墙门,靠街的墙门楼上悬有“沈厅”的匾额,进门再过茶厅,便是正厅“松茂堂”,前后均有廊,并设花格长廊。正中堂额白底黑字,为清末状元张春手书。家具为晚清样式,风格典雅。正厅所对“积厚流光”砖雕门楼,雕工精巧,为苏式砖雕之杰作。厅后为大堂楼,供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沈万三彩塑,后二进小堂楼和厅后院上下都可相通,陈列着出土文物及民俗器物,内有一架神龛式“千工床”,内外三层隔屏,雕工相当考究,单是戏曲人物造型就有34幅之多。
出沈厅沿街北走便到张厅。我们进去游览了一番就出来了。
张厅往北在河道交汇之处有圆拱桥(世德桥)和方孔桥(永安桥)联袂而筑,双桥均建于明万历年间,俗称钥匙桥。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的神韵,碧水泱泱,绿树掩映,款乃声声的小船从桥洞穿过。著名美籍华人画家陈逸飞的名作《故乡的回忆》创作素材即取之于此,此作连同他的其他作品当年在美国纽约的画廊展出时,引起轰动。这幅画被美国友人购得,后又转送给邓小平,默默无闻的双桥从此开始闻名于世界。
下午4点钟,我们就踏上了回家的路,而周庄水乡的美景却留在了我的脑海中,被我带了回去。
【总评】小作者按照自己的游览顺序给我们介绍了周庄的景点,其中他详细介绍了沈厅和双桥,略写张厅,详略得当。而且在写作时查了很多资料,对周庄的地理位置以及景物介绍得很到位,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