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一、易读错音。(红色为正确读音)

翡(fěi)翠  榛(zhēn)子  蜜饯(jiàn)爆(bào)竹  栗(lì)子  又甜又黏(nián)逛(guàng)庙会  水浒(hǔ)传  吞噬(shì)掺(chān)和  青面獠(liáo)牙 

招徕(lái)奇葩(pā  偏僻(pì  糯(nuò)米饭贮(zhù)仓  傣(dǎi)家 

竹篾(miè)迎风引吭(háng  土馕(náng  摇曳(yè)

二、易写错字。

  瓣儿        翠彩        厚演         娜招      能歌 更新  拥而至  美不收三、多音字。

  tà(踏步)tā(踏实) 

   kēng(吭声)   háng(引吭高歌)

  hōng(哄堂大笑)hǒng(哄骗)hòng(起哄) 

  zhā(扎根)     zhá(挣扎)  zā(扎裤脚)

四、辨析组词。

(饺子)(皎洁)(逛街)(发狂)

(香醋)(米醋)(清醒)(醒悟)

(榛子)(捧腹)  (琼浆)(谅解)

(僵硬)(僵直)(脱缰)(缰绳)

(俊俏)(骏马) (糯米)(儒家)

(獠牙)(獠面)   (官僚)(同僚)

(掺杂)(悲惨)(引吭)(抗争)

(板栗)(栗子)  (粟米)(粟子)

五、填空。

填填修饰语:

(过年)的味道  (婀娜)的舞姿(各色)的年画  (燃放)的爆竹(说唱)的形式 

(圆形)的房屋(传奇)的故事  (不同)的唱腔(文化)的魅力  (绿色)的世界

(吉祥)的象征  (雕刻)的花纹(沙哑)的嗓子  (深邃)的眼睛

六、近、反义词。

近义:娴熟—熟练  分外—格外肯定—确定  敦厚—忠厚压抑—压制  俊俏—俊秀

清新—新鲜

反义:娴熟—生疏  间断—连续寂静—喧闹  清新—污浊敦厚—奸诈  压抑—放纵

七、特殊词语。

含数字的:两面三刀  零七八碎

ABB式:一丛丛  一幢幢  一顶顶  一团团  一片片

ABAC式:各形各色

八、拓展短语。

1.描写节日的词语:灯火通明  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锣鼓喧天  载歌载舞  彩旗招展 

鼓乐齐鸣  爆竹声声

2.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眉开眼笑  破涕为笑捧腹大笑  笑逐颜开  满面春风和颜悦色  悠然自得  容光焕发神采飞扬  愁眉苦脸  没精打采泪流满面

九、仿写、造句。

1.仿写: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2.仿写: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象那黄灿灿、香喷喷的烤肉是在土堡似的土馕坑里烤

熟的!

3.造句: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十、课文复习。

1.《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构思成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子们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2.《藏戏》一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形式结构文章。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色——“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3.《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通过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介绍了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特点,展示了我国地方民居的多姿多彩,体现了民居本身所蕴含的民族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4.《和田的维吾尔人》一文用列举法说明了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对维吾尔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最后一个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前后照应,总结维吾尔人的性格特征:勤劳质朴、豁达乐观。

十一、听写。

1词:腊月  初旬  展览  蒜瓣儿  饺子翡翠  榛子  栗子  爆竹  风筝预备  彩排  鞭炮  截然  寺院彩绘  剧种  面具  激流  发誓旷野  布施  鼻祖  柔顺  压抑

敦厚  夸张  描述  演绎  布局和睦  酷热  激昂  抽象  韵味

2短语:杂拌儿  麦芽糖  逛庙会走马灯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张灯结彩  哄堂大笑  能歌善舞别无所求  蜂拥而至  铺天盖地肃然起敬  美不胜收

十二、背诵、背写。

背写: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