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柳树|左宗棠
【玉门关】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玉门关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柳树】
柳树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属落叶大乔木,别名杨柳。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或灌木,绿绿叶子,细长柳枝,柔软下垂,性喜湿地;树皮组织厚,纵裂,老龄树干中心多朽腐而中空。果实为蒴果,成熟后2瓣裂,内藏种子多枚,种子上具有一丛绵毛。柳树耐寒,耐涝,耐旱,喜温暖至高温。世界约520余种,中国有250余种,遍及全国各地。柳树易繁殖,栽培方法简单,生命力强,可美化环境,在生活、环保、医药等方面也有用途,是“四旁”绿化树种。在人文方面,柳树因柳和“留”同音,所以古人常以柳赠友,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柳树一直为文人们所青睐,人们留下了大量精品诗词和文章。
【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清代著名政治家,湖南湘阴人。字季高,号湘上农人,清朝军政重臣。左宗棠年轻时自称“今亮”,即当代诸葛亮,自许“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道光十二年中举,后三试春官不第。太平天国军起,历赞张亮基、骆秉章幕,参与镇压太平军,由曾国藩保举,以四品京堂襄办军务。以镇压太平军、捻军、回民起义“有功”,累官至浙江巡抚,闽浙、陕甘、两江总督,拜东阁大学士,封恪靖侯。曾先后在神州办船政局,设马尾造船厂,制造轮船;在兰州兴办机器织呢局,成为洋务派首领之一。在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时,讨伐阿古柏侵略军,收复除伊梨以外之天山南北各地。新疆平定后,主张加强边防,开发新疆。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力主抗击法国侵略者。后病卒于福州,谥文襄,后归葬于长沙石门乡相竹村。1866年8月19日,左宗棠在福建设立当时清政府规模最大的新式造船厂。1875年5月3日,左宗棠奉命收复新疆。1880年9月16日,左宗棠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开工。这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官办最早的机器毛纺织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