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肩胛|杂技
【演员】
演员是对戏剧、电影、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表演者的通称。演员和生活中的人一样,在自己身上都具有能体现出自己的经历、身份、教养以至某些性格特征等个性因素的气质体态;作为对生活中的人的艺术概括的戏剧人物形象,应该由演员创造出气质来。演员是否运用和如何运用自己的气质作为创作材料进行人物形象气质的创造,常常成为区别“本色演员”和“性格演员”的主要因素。指专职演出,或在表演艺术中扮演某个角色的人物。经常用在电影、电视、戏剧、杂技、广告中,有时也用在街头艺人的身上。通常演员可借由舞蹈、歌唱,或只是在广播中做声音演出戏剧角色。在创作风格上,一般可分本色演员和性格演员两种。中国女演员曾被称呼为女优、女伶、坤伶等,现代女伶、坤伶、坤角等则多指戏曲女演员,或引申至其他国家传统戏剧的女演员。在当今社会,我国的文化体制完善,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民艺术家,遍布各个艺术门类,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力派演员。
【肩胛】
肩胛,也叫胛骨、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肩胛冈的外侧扁平,称肩峰。后面有一横行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下的浅窝,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外侧角肥厚,有梨形关节面,称关节盂。上角和下角位于内侧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内侧缘长而薄,对向脊柱。外侧缘肥厚,对向腋窝。上缘最短,在靠近外侧角处,有一弯向前外方的指状突起,称喙突。肩胛骨、锁骨和肱骨构成肩关节。
【杂技】
杂技,亦作“杂伎”。指柔术、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技艺。现代杂技特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的表演性节目,又称杂技表演。杂技演员把猎技的《飞去来器》加以艺术加工,形成一种巧妙神奇的艺术节目,这种节目至今在舞台表演中还深受观众喜爱。杂技在汉代称为“百戏”,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他歌舞、杂剧,才称为杂技。汉代更将角抵戏发展为包括多种乐舞杂技节目的角抵百戏,其中弄剑、跳丸、倒立、走索、舞巨兽、耍大雀、马上技艺、车上缘杆、顶竿、人兽相斗、五案、七盘、鱼龙漫延、戏狮等节目,盛极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