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护士|贫民窟
【南丁格尔】
1.人物简介
英国护士和统计学家,出生于意大利的一个英国上流社会的家庭。在德国学习护理后,曾在伦敦的医院工作。于1853年成为伦敦慈善医院的护士长。克里米亚战争时,她极力向英国军方争取在战地开设医院,为士兵提供医疗护理。她分析过堆积如山的军事档案,指出在克里米亚战役中,英军死亡的原因是在战场外感染疾病,及在战场上受伤后没有适当的护理而伤重致死,真正死在战场上的人反而不多。她更用了圆形图以说明这些资料。南丁格尔于1854年10月21日和38位护士到克里米亚野战医院工作。成为该院的护士长,被称为克里米亚的天使又称提灯天使。由于南丁格尔的努力,让昔日在地位低微的护士,社会地位与形象都大为提高,成为崇高的象征。南丁格尔也成为护士精神的代名词。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5.12国际护士节设立在南丁格尔的生日这一天,就是为了纪念这位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
2.个人经历
南丁格尔生于一个名门富有之家,家境优裕,她的父亲威廉·爱德华是一个博学、有文化教养的人,母亲芬妮·史密斯,也出身于英国王族,不但家道富裕,更是世代行善,名重乡里。南丁格尔的父亲毕业于剑桥大学,谙熟数学,精通英、法、德、意四门语言,除古典文学外,还精于自然科学、历史和哲学,擅长音乐与绘画。南丁格尔自幼便在家庭里接受教育。她母亲对她很不满意,因为她无意于婚姻。她在当主妇、文学家、护士三者之中游移不定,最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选择了当护士。她的父亲每年给她500英镑(现在约为460,0人民币元),让她能在工作之余,过着舒适的生活。丁格尔年轻时,随时有人服侍,活在舞会、沙龙,以及与贵族们的周旋之中。虽然表面看来是令人称羡之生活,但南丁格尔内心却一直感到十分空虚,觉得自己生命活得毫无意义。一直到她决心选择为人服务的护士,当作自己一生的天职后,她才强烈感受充实的生命意义。传说南丁格尔曾听到上帝对她说话,要她成为护士,才选择这条道路。
【护士】
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护士之名来自1914年钟茂芳在第一次中华护士会议中提出将英文nurse译为“护士”,大会通过,沿用至今。护士可以分为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和护师。
5月12日,是全世界护士的共同节日。
【贫民窟】
贫民窟(slumdog)一词一直用来指最恶劣的住房条件、最不卫生的环境。贫民窟是包括犯罪、卖淫和吸毒在内的边际活动的避难所,是有可能造成多种传染病肆虐城市地区的传染源,是一个和正直、健康毫不相干的地方,印度和巴西有最大贫民窟。今天"贫民窟"这个统称词所指不明确,带有贬义。但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个词不再像最初时那样具有贬义,而仅仅是指状况比较差的或是非正式的住房。
人们称贫民窟为城市肌体上的毒瘤。歪歪扭扭乱搭乱建的房子、脏乱差的环境等等,都成为了贫民窟的特色。在贫民窟内,缺水、少电乃家常便饭,卫生条件极差,新生儿死亡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