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钱与现实
佚 名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类开始使用金钱。所谓的金钱不过是一张白纸经过几道工序所造出来的。可是这所谓的金钱会引起争夺,甚至是血战。古时,强盗和土匪因金钱而屠杀村民,有的土匪甚至去截朝廷押送的生辰纲,这纯粹是不要命的行为。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对金钱的欲望,金钱蒙蔽了人们的双眼。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只不过是人们的自私心在做怪罢了,人性太贪婪了。有的人碌碌终身赢得了金山银海,可是还没有来得及享用就撒手走人了,那赚来的钱有什么用呢?别人只会认为你是一个守财奴罢了,挣够这辈子的钱就够了,又何必去挣下辈子的呢?只怕是有钱挣没命花。
现在所谓大公无私,捡到钱没进自己的荷包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不知道现在有多少贪官在收取红包公款?现在的豆腐渣工程不就是贪官的杰作,大部分公款都进了贪官的的荷包,所建的建筑不知害死了多少人,他们的良心难道得去吗?真心为人民服务的官员又有多少呢?恐怕是屈指可数吧。
现实中办一件事很难吧,只有给那些专门做过场的人红包才能一帆风顺的办完这件事吧,否则你十天半个月也办不好。有钱才是硬道理,这句话大概就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吧,没钱又如何能在城市中生活下去?所以,金钱勾起了人们的欲望。
原本金钱是为了方便,可到了现在,人们开始认钱不认人了。因为金钱不只是物质上的追求,现在变成了精神上的需要了。所以,爱财的人都要钱不要命了。
金钱可以买到任何物质上的东西,人们所追求的东西和需要的物品也能买到,可殊不知,金钱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隔阂,金钱使亲情淡化,难道金钱真比亲情重要吗?
请被金钱蒙蔽双眼的人渐渐苏醒过来,亲情无价,就算没有所谓的钱但我们有情,和他们比起,我们才是最大的赢家,而他们只不过是被金钱操控的躯颗。
(二)金钱就是力量
欣 庸
金钱在我们的生活里那么重要,人们都在争取获得。它所展示的力量是我们史料不及的。我很想拥有它,但它不眷恋我,有人说我天生没有财富的命。好像真有点说中了似的,一生都是贫贫淡淡,从来没有体会出有钱人的那种荣耀感。所以一直就这样平静安宁,不会有人谋算自己,生活的自由踏实没有变化,也许在有钱人眼里是“没本事”的表现吧。
恭喜发财!成了鼓励的代名词。不同的场合都可以听到这种声音。看来发财的心里非常普通而且真实。那就不必避讳它所带来的困惑与罪恶感了。人人想得到的东西必然存在着非同一般的强大力量。现在成千上万的人都想拥有自己的公司,不动产财富,雄厚的资本积累。希望与梦想都想成为有钱人。在历史的长河中,追逐名利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许多关于金钱所施展的力量这里没有必要重提。人们都清楚,生活离不开钱的运转流通,它不仅紧密地维系着生产结构的推进与运转,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我们一生都在它的交换方式中度过。有人可以清高地认为用钱交换感情,购买发明专利有点俗气,也许有人会把钱看成是“万恶之渊薮”。是啊,这个世界存在着千奇百怪的思维模式与想象空间,可是无论什么样的高贵灵魂都不能脱离这个流通领域,影响着你支撑着你向理想前进。
资本主义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把这个过程深刻理解为“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因为这种表现形式是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根源所在,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所在。是最终被共产主义制度所代替的过度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一直是共产党人的追求目标。当今人们很难听到“剩余价值”了,而是被市场经济,利润再分配,投资发展,资本积累,上市融资,科学管理,逐步改善生活现状,提高生活质量,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样的思维影响着。大家都知道,金钱的本身是一种物质,不流通不使用没有任何价值。可是它的出现就是为流通使用准备服务的,人们生存的所有环节都要与它发生关系,获取与使用它都要用到自己的思维能力,使它具有明确的目的与使命。金钱对每个人的使用用途可以理解为欣赏手段。科学的管理与运用就能达到事伴功倍的效果。当代人们非常重视科学理财观念,经营好财富成了经营好人生的必然选择。会挣钱会花钱才能支付美丽人生的价值。创造性地投资与预付可以促使成功的更大可能性。
钱在流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支撑企业命运的杠杆,有任何物质不可代替运转力量的存在,它所表现出来的特殊价值在于服务方向。不同的人对金钱的使用方式也不同,但追求的心情是一致的,都希望在运用过程里有丰厚的回报与利益驱使。现实社会里,几乎每一件事情都要与金钱挂上关系,没有钱办不成事是人们最普遍的心里反应,它可以促进也可以制约,它的诱惑力因素确实可以左右人们的正常判断。在使用者的眼里,它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希望占有它,发挥其更大的作用。然而使用方式一旦远离你的崇高目标,它会马上变成魔鬼把你拖进万丈深渊。所以,经营与使用是一门科学。社会制度与民族信仰的选择会对金钱的价值观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只有正确运用它所存在的强大力量才能更好地惠及社会的各个角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有利发展生产,繁荣整个社会。
金钱就是力量。这句话很明显是资本主义社会所表现的事实。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是不是在流通领域也可以这样认为呢?我们不可以回避现实,它赤裸裸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可是两种社会制度所展现的对金钱的使用方向有着根本的区别: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国民经济为主体,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来调节市场经济,以求市场的繁荣稳定,达到互荣共济,平抑物价,共享科学成果,力争做到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的美好生活实现,最终走向生命有保障的理想社会;可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以私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格局,一切都以金钱优化经济结构,刺激生产发展,贫富矛盾非常突出,这种恶性循环最终走向灭亡。
也许我们睡着都想着发财的事,它能够驱使我们想办法获取它。因为它的价值包含着巨大的力量,它能改变我们的人生,给予我们勇气和信心,希望你有这个能力。
(三)优雅与金钱无关
绘 丹
一身纯白的套状,面带微笑。每天早上,她走过公司的大门,人们都会投去羡慕的目光。她的高雅华贵由内向外散发,她的灿烂微笑毫不做作。这并不奇怪,拿着高薪,衣食无忧,兴许还嫁了位富豪,又有什么理由不高雅呢?
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些仅仅是人们的主观臆断罢了。
她只是这家公司的勤杂工,做着领报纸、送文件、打开水、拖地板之类的琐碎事,每月仅有1000元的薪水,她还经常被大家招来唤去。她下岗后找到这份差事。两年前离婚,负心的丈夫除了女儿,什么也没有留下。她寄宿在娘家,和女儿住在父亲那间书房里。
父亲对她的影响极大。她小时候,家里日子过得很清苦。但父亲常对三个女儿说:“精神富足才算是真正富有,无论贫困还是富贵,都要优雅的活着。”
父亲不光用乐观的态度影响孩子,还用行动告诉他们如何快乐地过好每一天。父亲衣着极讲究,虽不是名牌西服,可总是一尘不染、风度翩翩。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父亲也不忘周末带着三个女儿到公园散步。有一次父亲指着远处一对正在散步的父女,说:“看见了吗?那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和孩子,我们过得丝毫不比他们差。”
她相信父亲的话,美好的生活靠心灵的创造。她从不追求奢华的生活,可她的生活绝对高品质。她爱听音乐,喝自己磨的咖啡;她没有名牌的香水,但不化淡装从不出门;她只是一名打工者,但从不觉得自己比别人低贱;她极少有品牌服装,但打扮得优雅脱俗;她从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但在意自己是否真的开心;她也常常教育自己的女儿,但从不讲那些世俗浮华的东西。总之,她就这般心平气和地生活着。
有人说,没有金钱何来品味?没有物质何来快乐?可实际生活中,多数人生活在平凡里,还有部分人生活在贫困中。学会放松心态乐观地面对一切,同样可以优雅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