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20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一)武松醉打蒋门神

武松被发配到孟州。按照规矩,新到的犯人要挨一百杀威棒,要是肯出钱就可以不打。武松是个硬汉子,宁可挨打,绝不出钱。正要打时,有个包着头、吊着胳膊的年轻人在管营相公耳边说了什么,管营就对武松说:“我看你脸色不好,像是有病。”两边拿棍的军汉提醒武松,“这是相公照顾你,你快说有病。”武松偏不领情,“我没病,能吃饭,能喝酒,能走路!”管营笑道:“说这种话就是有病。先寄下这顿杀威棒吧。”武松说:“我不要留下'寄库棒',早打了早干净!”

老资格的犯人替武松担心:“不打你,不是好意,只怕要害你!”正说着,有个军人给武松送来好酒好菜。武松想:“ 让我吃过了就要来害我了吧?不管它,吃了再说。”吃完了那军人还提来热水让武松洗澡。“洗完澡就要来害我了吧?”但当天晚上没什么动静。以后天天这样服侍。到第五天武松憋不住了,他问那人:“是谁派你来送这送那?”那人说:“是小管营吩咐的。”“小管营?是那个包着头吊着胳膊的年轻人吗?”“正是。”“他为什么要照顾我?”“小管营不许我多说,要过半年才能让你知道。”武松不耐烦了,“快把他请出来和我见面,不然的话,我什么也不吃了!”那小管营叫金眼彪施恩,这时赶紧跑出来拜见武松。原来,东门外有个热闹去处叫快活林,施恩在那里开了家客店,生意不错。谁知新来一位张团练,他带了个狗腿子叫蒋命忠。那蒋命忠九尺多身材,人称“蒋门神”,他凭着武艺高强打伤了施恩,霸占了快活林客店。施恩知道武松是有名的打虎英雄,想请他帮忙夺回客店,但要等武松把身体养好了再说。武松笑了,“让你看看我的身体。”天王堂前有个五百斤的石墩,被武松扔起一丈多高,然后稳稳接住。施恩这才放了一百个心,当下与武松结为弟兄。要打蒋门神,武松只提一个要求:“出城后,每遇见一个酒店,你必须请我喝三碗酒。”施恩说:“出东门到快活林总有十二三家客店,这样喝过去要喝三四十碗酒,还没打先醉倒了。”武松大笑道:“你怕我醉?你不知道我醉了才能打老虎?我是一分酒一分气力!”

施恩只得依了武松。第二天,武松一路喝酒,喝到快活林,明明只有五分酒,却装成十分醉。见一个高大的汉子在槐树下乘凉,猜想这就是蒋门神。武松用了打草惊蛇的法子,东倒西歪地先进了客店,嚷嚷着:“店家过来!”“酒保跑过来,客官有什么吩咐?”武松说:“我问你,你家主人姓什么?”“姓蒋。”武松说:“为何不姓李?”过了一会儿,武松说:“叫那妇人下来,伴我喝酒。”酒保说:“那是老板娘。”武松说:“就便是老板娘,陪我喝酒有什么关系?”柜台后面的老板娘火了,“你这该死的贼!”武松提起老板娘,扑通一声丢进大酒缸里。几个酒保过来,也被武松扔进了酒缸里.一个酒保跑去叫来了蒋门神,蒋门神吃了一惊,大步赶过来。武松迎上去,举起两个拳头在蒋门神面前晃了晃,忽然转身就走。蒋门神大怒,正要追赶,没提防武松回转身起左脚踢中蒋门神的小肚子,疼得蒋门神蹲下去,紧接着武松的右脚又起,踢在对方额角,蒋门神往后便倒。这一招有讲究,叫“玉环步,鸳鸯脚”。武松踩住蒋门神,一顿重拳,打得蒋门神连声求饶。武松教训了他一顿,“你把抢来的客店还给人家,今天就离开快活林 再不许回来!”快活林酒店又归还给了施恩。

 

(二)读《水浒传》有感

  在成长过程中,无数本书滋养着我,伴我度过漫漫长途。我对书如鱼和水,紧紧系在一起不可分开。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当一本书真正住进你的心里,你就会有这种感触。

  无聊在家便随手翻了本书看,随手拿的是水浒传,却一下被吸引住了。小时的零碎记忆在一页页纸中被重现,记忆也随之深刻起来。当合上最后一页时,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灵久久地被那一个个英雄豪杰所震撼着,感动着。

  在这昏暗迂腐,官官相护的年代,无数好汉被处处欺压。但乱世出英雄,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他们义聚梁山泊,汇成了一股连朝廷也不敢忽视的势力。在一次次征战中,他们为了义,救出兄弟,杀除贪官,却也冲为了朝廷眼中的最大贼。在几经波折下,朝廷招了安,让他们四处奔波扫平其他势力,但结果却是,在百经沙场后散的散,死的死,就如同一部戏完结后的惨淡收幕

  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印我的脑海,挥之不去。急公好义的宋江,智慧多谋的吴用,豪迈大力的鲁智生,武艺高强的林冲等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他们是天上108位星辰,来到人间替天行道。他们豪气冲天,为了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宋江的带领下,他们打倒贪官污吏,济世救民,颠覆了我们心中所谓的“义”.何为真正的义,谁也说不清。但他们却说明了一点善、正即义,民心所向即义。他们用自己的义,反对朝廷的腐败

  但当他们实力达到顶峰时,宋江却不顾反对要朝廷招安即使有义,却依然要顾到忠。不是所有义都是大逆不道,也不是所有忠都不能与义并存。也是他们四处征伐,扫灭那些本与他们同道的贼。从那一刻开始,故事就发生了戏剧性的扭转。即使如此,朝廷依然是朝廷,它永不会为了你一点战功,而天真地以为你以忠顺。所以,当他们得胜归来时,硬生生地拆散了他们。

  直到现在,我依然为他们的结局而感叹。但转念一想,觉得又能怎样呢?或许那已是最好的结局了。那个时代成就了他们,却也毁灭了他们。但到最后,他们的情也依然存在,想起吴用、花荣随宋江自杀,我眼中便盈满了泪水。

  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时间,只是为那一个个故事感叹,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空间,任思绪随那些好汉心神往之。

 

(三)忠义不可弃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