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28课《彩色的非洲》—万向思维

 非洲|非洲风情|火炬树|芒果树

非洲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陆。它形如一个巨大的不等边三角形,南窄北宽,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和大西洋环绕四周,沿海岛屿不多,最大的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在非洲生息着不同肤色的居民,有黑人,也有白人,还有黄种人,其中黑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非洲的全名叫“阿非利加洲”。非洲大体是一个起伏不大的高原,赤道横贯大陆中部,四分之三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几乎全年都是夏天,故被人们称为“热带大陆”。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第一大河尼罗河也是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流域是孕育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屹立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交界处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第一高山,顶峰终年积雪,素有“赤道边上的白雪公主”的雅称。东非大裂谷纵贯非洲东部,是世界最大的断层陷落带。镶嵌在东非高原的维多利亚湖风光绮丽,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水力、农业和林业资源。世界上最重要的五十多种矿产非洲都不缺少,其中至少有17种矿产的蕴藏量在世界位居第一。被称为“不毛之地”的撒哈拉沙漠是个巨大的能源宝库,地下蕴藏着大量可供开采的石油。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赞比亚素有“铜矿之国”的美称。 

非洲盛产可可、咖啡、棉花、小麦、玉米、高粱、小米、木薯和棕榈油等农产品。埃及的长纤维棉花以产量高质量好驰名世界。 

非洲地大物博,资源非常丰富,人民吃苦耐劳。但是,非洲曾经遭受长达500年之久的殖民统治,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和掠夺,将非洲变成世界上“最贫困的大陆”。非洲五十多个国家中,最不发达国家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尽管非洲目前面临着种种挑战,但它仍是一个“有希望的大陆”。

 

【非洲风情】烤出来的美味
  在南非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因气候、文化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饮食特色。在非洲,原产的香料与蔬菜、水果较多,且品种多样,所以自古就形成了将许多种食品混在一起烹饪的方法,对于肉食大多采用烤制之后,再用咖喱、奶昔、番茄汁等淋拌的制作方法。一般而言,南非人喜欢煮食捕获的猎物肉,例如麋鹿肉、鹿排、锅烤鹿肉、兔肉和蒸鸵鸟肉等。将羊肉或猪肉切成四方块状,肉内放入杏果,接着把肉插于木棍上,在户外生火慢烤。肉烤熟后,佐以玉米粥,口味非常独特。烤肉一直深受南非人的喜爱。材料以一种大香肠为主,内有猪肉和牛肉,加入各种香料包括豆蔻、茴香、丁香、大蒜等,一起和羊排、牛排置于烤肉架上慢烤,搭配浓稠的玉米粥和特殊的洋葱酱,堪称人间美味。
  南非菜的饮食结构比较简单,对味料的讲究较少,尽量保持原料的原味。鸵鸟肉、鸵鸟蛋和野猪肉是南非菜中最常见的野味。鸵鸟肉的做法主要有烩、炸、?、煎和做扒。最常见的是选用南非土制的腌粉烩制,咸甜适中。鸵鸟蛋比人的拳头大两三倍,蛋壳厚约五毫米,适于腌制。洋葱、蘑菇、火腿肉等八种配料选择,客人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好配料,用煎熟的鸵鸟蛋皮卷起来吃。野猪肉用洋葱?,大部分肉质香嫩软滑。另外,鳄鱼肉、扒龙虾和炒虾也颇有特色。
  用餐礼节 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饭不使用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饭。吃饭时,大家围坐一圈,一个饭盒和一个菜盒放在中间。每个人用左手按住饭盒或菜盒的边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饭和菜。客人吃饭时应注意的是,切勿将饭菜撒在地上,这是主人所忌讳的。

 

【火炬树】火炬树,(学名:Rhus Typhina)。科名漆树科,为漆树科盐肤木属落叶小乔木。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圆形至披针形。直立圆锥花序顶生,果穗鲜红色。果扁球形,有红色刺毛,紧密聚生成火炬状。果实9月成熟后经久不落,而且秋后树叶会变红,十分壮观。原产欧美,常在开阔的沙土或砾质土上生长。

中国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引种,1974年以来向全国各省区推广。以黄河流域以北各省(区 )栽培较多,主要用于荒山绿化兼作盐碱荒地风景林树种。火炬树繁殖速度之快,直到2012年许多绿化树种都无法相比的,它具有独特的优良特性和严重的潜在危害。

正由于其超强的繁殖能力,火炬树具有许多入侵物种的特性。例如适应能力强,根蘖繁殖,常成片分布,成熟早,结实量大等,已被研究者列为美国和加拿大南部地区的杂草之一。火炬树有非常强的侵占力 ,一旦离开原产地,就会因为失去天敌的控制而疯长,危及引种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生态失衡。通过调查发现,在火炬树成片生长的地方,大量物种均受到排挤。长此以往是非常危险的

 

【芒果树】芒果树,学名:Mangifera indica,漆树科,别称檬果檨仔、庵罗果 ,原产地为印度、马来西亚、缅甸 ,是无患子目漆树科、芒果属常绿乔木。

生长和发育:枝梢生长习性芒果枝梢呈蓬次式生长.芽由苞片包裹,生长时苞片先绽开,芽梢伸长,叶片开展,苞片随即脱落。中、下部叶片互生,叶距较大。一般苗期和幼树每年抽6—8次梢,幼龄结果树抽2-4次,成龄1—2次。3-5月抽生的枝梢为春梢,6—8月为夏梢,9~11月为秋梢12-2月为冬梢。在海南秋梢是主要结果母枝。但春、夏梢也可成为结果母枝,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某些品种在12-1月抽生的冬梢也能开花结果.从芽萌动至枝梢停止生长、叶片老熟历时15-35天。夏、秋梢历时较短,冬梢较长。枝梢生长与根系生长交替进行。

开花结果习性:花芽分化在正常情况下,本省芒果花芽分化从10月下旬至11月开始。使用催花剂则任何时候都可能分化。从花芽分化至花序的第一朵花开放历时20-39天,但第一朵花开放后花序还在继续伸长。适当的低温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气温高有利于两性花的形成。

  开花芒果树自然开花在每年12月至次年1-2月,有时会早至11月或迟到次年3月,盛花期在春节前后。一个花序从第一朵花开放至全花序开放完毕需15-25天,一株树的花期约50天。芒果花有两性花与雄花,两性花有发育正常的雄蕊和雌蕊,可进行正常的传粉受精和结实;雄花没有雌蕊,开花后不能结实。多数栽培品种两性花占15%以上。一朵花从花瓣展开至柱头干枯约1.5天。

  果实发育开花受精后子房开始膨大,约经1.5个月后迅速增大,采果前10-15天增长极缓慢或不增长,这时主要是增厚、充实、增重。从开花稔实至果实青熟,早熟种需85-110天,中熟种100-120天,迟熟种120-150天。在果实发育期间有两次明显的落果高峰:第一次在花后两周左右,主要是受精不良的小果枯黄脱落,落果量较大;第二次在花后4-7周,除小部分是发育不良的畸形果或败育果外,而更多是因养分和水分不足造成落果。花后2.5个月以后很少再发生生理落果,到80-85天只有风害、裂果或病虫害才招致落果。果实收获期在5-7月,因品种和地区而异。 

 

综合拓展

【关于描写自然风光的名句】

 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
山水:
   日照香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 李白《望天门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田园:
   昼出耘田夜积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好书推荐】

1.作品梗概

   非洲短篇小说选集》中包含了40篇短篇小说,其作者基本代表了非洲文坛。编选者在以基本文学品质为标准的基础上,“留意到体现不同地区、性别和年代的作家的优势”,真正从短篇小说的视角,从不同维度体现非洲的文学世界。书中既有纳丁·戈迪默、本·奥克瑞、阿西娅·杰巴尔等有着国际声誉的作者,也有米亚·科托、恩古吉·瓦·提安哥等代表各自国家文学成就的作者,还有众多潜心创作的新锐作者等。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代、背景各异的作者,共同构成了非洲短篇小说最优秀的创作者群体,他们用短篇小说来表现非洲文坛的另一种成就,向读者描绘出具有绚丽色彩的真实非洲世界。

2.推荐理由

   《非洲短篇小说选》所收录的短篇小说佳作来自非洲大陆各个角落,展示了这片广袤土地南与北、东与西的不同世界和风情,其中可见古老传统的源远流长,亦有现代文明的成长之姿,更不乏独立与殖民的冲突,以及种族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他们以各色文字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非洲大地上的今昔,它们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多姿多彩的独特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