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万向思维

 季羡林|德国情缘|德国风情|养花缘由

【季羡林】  (19116—2009),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人物评价 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贺剑城称自己“为老搭档的逝世感到悲痛”,贺剑城道:“季先生对待学术、工作非常严谨,对自己和别人要求都非常严格。他精力过人,每天到单位非常早,有时竟然会提前三个小时到。贺老称,季先生一生对待学问十分刻苦,提及他在德国同时学三门语言的情况,笑称'简直是自我折磨'。”

 

【德国情缘】在季羡林留学德国期间,他通过好友田德望认识了街坊迈耶一家。

他当时正在写博士论文,论文需要先打成清稿再送给教授看。可是他没有打字机,也不会打字,适逢迈耶家的伊姆加德小姐能打字,自己又有打字机,而且她很愿意帮助季羡林打字。他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在德国呆了四五年,其间他又写了几篇很长的论文,都是请伊姆加德小姐打的字。所以,直至1945年季羡林离开德国前,还经常去她家打字。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季羡林和伊姆加德小姐之间渐渐产生了感情。季羡林常到迈耶加做客,迈耶太太在安排座位时,总让季羡林坐在伊姆加德的旁边。一对异国青年同时坠入了爱河。但是,季羡内心充满矛盾与痛苦:自己是一个有妻子、有儿女的人,尽管那是一次没有爱情的包办婚姻,但是他必须面对这个现实。与伊姆加德恋爱不仅意味着对妻子、儿女的背叛和抛弃,也意味着把自己的亲人推向痛苦的深渊。然而,放弃这段感情,又会使已经深爱着他的伊姆加德失望和痛苦,自己也会遗憾终生。最终,他做出决定,回到中国,不再与其联络。

1991年,八十岁的季羡林在写长篇回忆录《留德十年》时,首次披露了他五十年前这段鲜为人知的爱情经历。有读者读过《留德十年》被这段爱情故事所感动,专程到哥廷根寻找到伊姆加德小姐,发现她终身未嫁,伴着一台老式打字机,一等就是60年。为了季羡林,她支付了一生的光阴和爱情。

 

【德国风情】德国是一个城堡的世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很多的教堂和古建筑,到处都是高高的塔尖和美丽的城堡,走进就像走进一个美丽得神话世界。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最著名、最壮丽的大教堂之一。位于科隆市中心,高达161米,始建于1248年,1996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整个建筑由磨光石块砌成,内部装饰极为华美。教堂四周还有圣格雷隆、圣泽韦林、圣乌尔苏格等众多的小教堂,与科隆大教堂交相成辉,庄严肃穆。新天鹅堡在阿尔卑斯山麓的富森,背靠雪山,下临翠湖,风光之美,天下罕见.城堡童话般的建筑风格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否则它也不会被迪斯尼乐园选中,为每年络绎不绝的旅游者所朝拜。
  德国是一个博物馆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有着众多的各种类型的、题材广泛的博物馆。其中州立、市立、协会的、地方的和私人的博物馆就有3000多个。此外还有教区的、大教堂的、官邸的、城堡的、宫殿的和露天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大多都是在过去几百年中在王宫贵族、教会以及市民收藏的基础上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社会及文化的发展。德国的博物馆主要有艺术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技术博物馆和文化历史博物馆。比如科尔贝博博物馆、柏林古代雕塑博物馆、扑克博物馆、面包博物馆、奔驰博物馆、妇女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慕尼黑的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全和最多的,其中建于1906年的德意志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大的科技博物馆,而车迷则不可错过宝马博物馆。
  德国的全年游客最多(排名前十位)的景点有:科隆大教堂,路德斯海姆老城,柏林,波恩文化艺术展览馆,保留德国中世纪建筑风格的城市--路登贝克,德国历史老城巴德-明斯特艾弗和德国著名大腕歌星海诺开的海诺咖啡馆,慕尼黑德国博物馆,海德堡城堡,阿峨高的天鹅堡,德雷斯顿油画艺术馆。
  德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德国大大小小的民间节日有一千多个,平均每天就有三个节日。节日庆祝得范围小到村镇,大至全国乃至全世界。象全国性的圣诞节、狂欢节、复活节、射手节等;地域性的有慕尼黑的啤酒节、斯图加特的感恩节、巴伐利亚的民间服饰节;行会之间也有很多的节日,象五朔节、渔民节、牧羊人节、厨师节、葡萄农节等。
  狂欢节是德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有关节日的来历众说不一。从每年的11月11日11时起就算狂欢节开始了,一直到第二年的复活节为止,前后要持续两三个月。但是它的高潮是在最后一个星期,特别是这周的前三天,在这发狂的三天,德国的狂欢节达到了顶峰:他们进行化装大游行,进行大型的狂欢集会和舞会,还有“星期四女人节”,这一天许多的妇女手拿剪刀上街,专门去剪男人的领带,特别是一些漂亮的领带,她们把剪来的领带作为战利品订在墙上自我欣赏。
  世界杯城市汉诺威的射手节就是在世界杯决赛期间举行的。每年七月初举办的下萨克森州汉诺威的射手节是德国规模最大也是最为隆重的射手节,有近万名射手参加。节日期间,由近万名射手、120个乐队和无数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的市民组成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一辆辆彩车花团锦簇,鼓乐齐鸣、旌旗翻舞,美不可言。节日会持续十天,其盛况并不亚于狂欢节。

 

【氧化缘由】德国人养花的特点,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德国战后民生凋敝,城市满目疮痍。人们只能用大片的植物掩盖城市创伤,也藉此来抚慰心灵的创伤。战后重建,经济冲上快速道后,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来。很多人心灵苦闷,无处派遣,于是养花种草就更进一步的传播开来了。这种奇特的现象,造就了德国无论大小城市都有连片的绿茵草地,家家都花草繁盛的景象。初来乍到的外国人看后都惊叹并赞赏不已,但老一辈的德国人都知道,这满目繁盛背后的辛酸与无奈。说到底,深层次讲,是一个倔强民族的社会心理问题。

综合拓展

【关于描写花的名句】

1.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2.今生一场荷花梦,来生还做护花人。

3.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4.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5.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6.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7.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8.冬思冬恨冷人生,白雪梅花解我情。

9.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0.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1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2.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13.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4.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5.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6.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7.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8.洛阳春色待君来,莫到落花飞似霰。

1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20.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好书推荐】

《季羡林文集》

1.作品梗概

  《季羡林文集(套装全24册)》主要内容:这是不是表示自己又焕发了青春活力,创作力又旺盛起来了呢?我想,也不是的。我多次声明,自己不是什么文学家,也不想做文学家,只是积习难除,每有所感,便不禁技痒,拿起笔来。所以我写东西,被动的时候居多,主动的时候较少。现在之所以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写了这样多的东西,完全不是出自事前的计划,而是临时机遇凑巧,心血来潮。借用一个现成的说法,我的所谓文章不是挤出来的,而是流出来的。

2.推荐理由

   文章源于生活,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值得我们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