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七
进阶目标1 讲人物故事
讲故事是一门很普通的语言艺术,几乎人人会讲。但是,能把一个故事讲出水平,讲出艺术性,需要花费一番工夫。讲故事不只是一个“我讲你听”的过程,要想达到最佳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听众参与到你的故事中来。另外,讲故事的时候,要有意识地用生动的、带着感情色彩的语言。一个故事你可能会讲上几遍,切忌刻意回忆,可根据情况增加或压缩细节以改变故事的长度,从而让同一个故事有着不同的精彩。
你学会讲故事了吗?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吧。
1.讲故事是一门( )艺术。
2.讲故事时切忌( )。
3.让( )参与到所讲的故事中来,是达到最佳效果的前提。
【参考答案】
1.语言
2.刻意回忆
3.听众
小作家范文
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这个世界上,有让我们爱的人,也有让我们恨的人,有让我们淡忘的人,也有让我们记忆深刻的人……
我家楼下,有一个废品收购点,收废品的是一位老人,虽然我经常路过他那,但是从没正眼看过他。一天,姥姥让我把收废品的老人叫上楼收废品,我懒得下楼,打开窗就喊:“收废品的,上来!”楼下传来一声“好”。老人上来了,他看上去60多岁,一身黑乎乎的衣服,一脸深深的皱纹,头上戴着一顶脏兮兮的红色棒球帽,肩上背着一个麻袋,黑乎乎的手上拿着一杆老式杆秤。
我指了指放在角落里的一堆旧书报,说:“就是这堆。”然后就站在一边看着。他把旧书报放进大麻袋里,再把大麻袋挂在杆秤上,费力地举起来,对着阳光看了看刻度,说:“正好二千克,一千克一块六,两千克三块二。”说着他便拿出几张毛乎乎、脏兮兮的钞票给了我,我用手指捏着那几张钞票进了屋。
傍晚时候,我在看电视,听到有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又是那位收废品的老人,他拿着一本书对我看,说:这书是我在整理废报纸的时候发现的,我来问问你是不是错卖了?
“我一看那是我这学期的考试复习资料,一定是我姥姥不小心当作旧书给卖掉了。我赶紧说:“有用!有用!太谢谢你了!”他憨厚地笑了笑说:“没事没事,我怕你有用,来问问,你有用就拿走,只要没耽误你用就行。”说完他就走了。在夕阳下,他的背影显得高大起来。
从此以后,我每次路过他那儿都主动和他打招呼,他也总是憨憨地笑笑回应我说:“回来啦!”就是这样一件平凡的事,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却使我印象特别深刻。
点评:文章的结构很好,先介绍老人的外貌,接着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表现老人的高贵品格,层次非常清楚,语言质朴感人,敬佩之情自然流露。相信无论谁读了,都会感动于心。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在我的五年小学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给我留下了印象的人,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我的好朋友---汤素华,她不光学习好,而且爱助人为乐。
她个子不高,一张瓜子脸上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和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
记得四年级下学期的一天,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一场倾盆大雨,我没有带伞,只好站在校门口等着妈妈来接我。可是,妈妈要上班,爸爸又去温州出差了,这可怎么办呀?正在我焦急万分的时刻,一个熟悉的身影朝我走近,是汤素华。她停下来对我说:“熊亚芳,你没有带雨具吧,我送你回家好吗?”我听了高兴极了,连声向她道谢。说完,我们两便打着伞走进了雨帘中,雨水好像跟我们作对似的,越下越大。雨水打在雨伞上,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似的,钻进了我的袖子,蹦进了我的衣领,穿进了我的裤脚。我发现她把一大半遮向了我这边,她的衣服被豆大般的雨点给打湿了,我说:“汤素华,你也遮些伞吧,要不会感冒的。”她却笑着说:“没关系,回去换一件衣服就行了。反正已经淋湿一个人了,就不要再淋湿两个了,对大家都不好。”
不知不觉,我便回到了家中,她没有坐一坐,也没有喝口茶,就走了,我叫她坐一会儿,她却说:“不用了,我还要做作业呢。再说我回去晚了,妈妈也会着急的。”说完又撑着雨伞走向了雨中。我看着那些雨点像断了线的珍珠,落在了她身上,望着她远去的的背影,陷入了沉思中。
汤素华不仅是一位好同学,好组长,更是一位好朋友。这样的她,怎能不让人印象深刻呢?
点评: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点评:这篇缩写作文,对《金色的鱼钩》原文作了概括,保留了原文的主要内容,保存了故事的完整化。前后衔接自然、连贯,文字流畅,中心突出。符合缩写作文的要求。